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38篇
外交国际关系   27篇
法律   80篇
中国共产党   477篇
中国政治   626篇
政治理论   224篇
综合类   18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456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孙中山的伦理道德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和道德教育及强调德、智、体等方面整体发展为主要内容,将爱国主义和道德教育与民主主义的革命精神结合起来,具有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的特点。这一思想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2.
郭晓霞 《党史文苑》2005,2(7):27-28
在大革命时期,孙中山主张同共产党"容而不联",实行党内合作.这是孙中山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转变的结果,其动机在于通过党内合作,给国民党输入新鲜血液;通过一支新生力量的帮助,改造国民党,以实现国民革命未竟之业;当然,也有国民党领导共产党的意向.  相似文献   
993.
刘玉霞 《团结》2006,(2):61-64
“在我的生命的历程中,有过很长的一段时期,追随中山先生从事革命活动。中山先生的革命风范和声音笑貌,在我的思想上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它鞭策着我紧紧地跟随着人民革命的步伐前进。”——程潜  相似文献   
994.
孙中山先生在谋划中国的社会发展时,吸取了中国古代和谐社会思想的合理成分,并借鉴和反思了西方发展的经验,提出了“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和谐社会观、两个文明共同进步的和谐社会观、坚持区域共同发展的和谐社会观、防患贫富悬殊两级分化的和谐社会观、和平统一祖国的和谐社会观。  相似文献   
995.
孙中山的宪政思想是以自由观和平等观为基础的,其理论核心是五权分立和权能分治:即人民有四种政权,政府有五种治权;用人民的政权来约束政府的治权,从而实现政权和治权的和谐统一.在宪政的实施上,孙中山提出了革命程序论,即通过"军政"推翻专制政体,建立共和国;通过"训政"培养人民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最后实现"宪政".  相似文献   
996.
民权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核心,它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理论武器.这一利益集团利用民权政治思想与封建势力利益集团进行博弈,对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主权在民"的共和政体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7.
本文在分析了孙中山经济思想与国家统一关系的基础上,指出孙中山经济与国家统一思想对当前实现中国完全统一的现实借鉴意义,提出了"搁置争议,经济先行"新的统一观,并就建立"中华民族经济共同体"提出了具体构想.  相似文献   
998.
邢增杰 《新东方》2005,(3):26-30
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取得了胜利,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被称赞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但对于他退出临时总统后到首次国共合作前这一时期活动的评价,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拟就对他这一时期因持"十年不预政治"的主张,对中国革命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及其根源作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999.
曹立前 《理论学刊》2005,(8):111-112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孙中山应邀进京后,冯、孙二人并未会面,冯玉祥的自述体传记《我的生活》以及鹿钟麟、尹心田等人的回忆文章均无二人会面的记述,《冯玉祥日记》中也无二人会面的记载。而且,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冯玉祥也不可能与孙中山会面。《冯玉祥自传》中关于二人会面的记载是不正确的,不应作为信史采用。  相似文献   
1000.
孙中山区域经济思想及其对构建泛珠三角经济圈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为语境,探讨了孙中山区域经济思想对构建泛珠三角经济圈的启示,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