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75篇
  免费   177篇
  国内免费   36篇
各国政治   210篇
工人农民   104篇
世界政治   4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30篇
法律   3123篇
中国共产党   2173篇
中国政治   3198篇
政治理论   1156篇
综合类   2383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202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98篇
  2015年   441篇
  2014年   1159篇
  2013年   902篇
  2012年   1221篇
  2011年   1330篇
  2010年   1067篇
  2009年   1216篇
  2008年   1107篇
  2007年   799篇
  2006年   642篇
  2005年   496篇
  2004年   386篇
  2003年   352篇
  2002年   326篇
  2001年   228篇
  2000年   195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61.
王斯斯 《学理论》2014,(7):77-78
"俭以养德"实质为生存论向心性论的转化,是有觉性的道德主体的道德修养方式。如把它作为一精神现象加以考察,有丰富的哲学内涵与层次:其可行性为人类追逐自由本质所决定的,实现途径是处理自然与精神、经验自我与超越自我关系。它真正意义并不是简单地否定欲望,或是被动性服从说教,而是完全符合人性本质的。  相似文献   
962.
蒋金晖 《同舟共进》2014,(12):38-40
2011年1月25日,我们旅行团一行下榻新北市悦喜酒店。进入房间时,门背上方的《旅客须知》(以下简称《须知》)引起了我的注意:端庄平正,黄底黑字,竖排的内容繁密清晰,左侧红色的方形印章醒目稳重。仔细研读后,我突然发现这不是一张普通的启事,而是一张我们走近台湾社会、了解台湾法治的说明书。  相似文献   
963.
雷池 《法律与生活》2014,(20):40-41
正在美国,有这样一个人:白天是大学教授,从事教学与科研;晚上是机车党"魔鬼圣徒"成员,贩卖毒品。形迹败露后,其人被捕,面对五项罪名指控。然而,被捕三年来,庭审延期达十余次,至今未对其进行审判。扭曲的人性、犯罪的环境、法律的节奏,揭开美国现实一角。  相似文献   
964.
中国封建社会国家控制整个诉讼;国民党的“六法”建立了较为完备的诉讼制度,但却被蒋介石法西斯专政所践踏。新中国成立后,上诉审理范围被锁定在全面审查的定路上。现阶段,我国的上诉审理正从全面审查向着尊重当事人自由处分权的方向转变。本文认为当事人对有关一审判决所认定的事实及法律适用未主张的部分,上诉法院不应干预;当事人对一审判决遵守法律程序提出异议的,上诉法院不受当事人申请范围的限制。  相似文献   
965.
在天人之辨这一主题中,局限于对庄子哲学作"客观自然义"理解,遮蔽了其心性理论及其道德哲学主旨,即如何合乎人性化生存这一存在论与价值论问题。理解庄子的心性秩序建构需要把握其双重规定性,即"德-道"理型与"自然-自由",前者构成心性秩序的本体性规定,后者则是庄子建构心性秩序的实践理性原则。在这样的理解中,自然与道德、个体性与普遍性、生命个体与伦理实体的关系及其内在张力获得伦理道德精神与心性秩序的精神还原。基于本体与现象的区分对自然与自由关系的探讨,庄子不仅深刻反思了人的道德存在本质从而呈现其存在论价值视阈,而且由对自然心性与现实人伦的深刻审察进一步敞开社会伦理向度这一重要的实践领域,探讨自然秩序与道德价值、自然心性与历史道义之间的关系,由此获得审视现代理性道德价值这一深刻的现代性论域。  相似文献   
966.
魏建国 《北方法学》2014,(2):117-131
当下中国法学研究学术性不强的原因主要在于法学研究者自身,因此需要将视线转向学术本身。基于学术史方法是学术最基本方法的判断,可以发现中国法学研究学术性不强的原因在于学术史方法的缺失,这使得中国法学研究中的学术性与非学术性混淆不清;法学难以确立自己学科的独立地位;法学研究中引证混乱并难以发挥学术评价功能;法学研究中学术传统西化倾向严重。而当代中国法学研究学术性完善之路在于:实用标准与学术标准的适度分离,确立学术的独立性与学术评价的独立标准;增强对学术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学术史意识,强化学术规范;自觉推动法学学术传统的中国化。学术性、学术史方法并不是我们对法学研究的更高要求,而只是提醒我们在法学研究中首先要回到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然后再谈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967.
民法的自由理念--诚实信用原则之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民法诚实信用原则的建立和发展及其在民法中地位的变迁的历史描述 ,从价值的角度揭示了自由是民法的基本理念 ,诚实信用原则在法的基本价值上与民法相通。  相似文献   
968.
我国现行刑法关于醉酒型犯罪的规定在《刑法修正案(八)》出台之前集中体现在第18条第4款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中,其在立法时并没有针对醉酒后行为人可能陷入的责任能力状态的不同在量刑上有所区分。这种立法模式不仅与原因自由行为的理论内涵相去甚远,而且会在实践中造成许多解释论上的困境。鉴于此,在借鉴国外醉酒犯罪立法模式的基础上,建议将行为人故意或者过失醉酒后陷入无责任能力状态下所实施犯罪行为的情况作为一种减轻处罚的情节在立法中予以规定。  相似文献   
969.
行政自由裁量权作为现代行政管理的核心内容,是法律赋予行政机关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权力。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存在,一方面适应了现代社会飞速发展以及高效行政的需要;另一方面,实践中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又带来严重的负面效应和弊端。因此,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和控制问题,长期困扰着世界各国,成为行政管理领域争论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在分析行政自由裁量权在行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立法、司法、行政等方面探讨了控制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970.
杨涛 《检察风云》2011,(2):60-60
从国际诽谤法通行的规则来看,官员、影视明星等“公众人物”的名誉权保护与普通公司保护标准并不相同,名誉权的保护程度呈阶梯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