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9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19篇
各国政治   78篇
工人农民   16篇
世界政治   1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6篇
法律   523篇
中国共产党   935篇
中国政治   849篇
政治理论   226篇
综合类   39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264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289篇
  2010年   220篇
  2009年   206篇
  2008年   252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68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普京上台以来,对教育问题一直予以极大的关注,不仅坚持每年都在9月份开学的第一天视察学校,而且还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对俄罗斯的教育体制进行改革。普京不止一次地提出:教育改革要有新的思路,教育要适应市场经济的现实。经过几年的努力,俄罗斯教育领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正在逐步实现与市场经济接轨。  相似文献   
12.
春秋战国时代,儒、道两家都在研究解决农业文明时期的两大基本问题一是影响社会稳定的伦理纲常,二是影响人和社会存在的天人关系。他们都提出了“天人合一”的观点,但儒家强调的是个体“合”于社会,以人合天,道家强调的是个体“和”于自然,以天合天;他们也有相同处1.目的都是有所“为”,2.都注意个体人格的自足完善和生命价值,3.都是为了“人人合一”,终极目的都是“人”;儒、道的“天人合一”观又是互补的,道家为儒家找到了退路,儒家为道家作了补充。  相似文献   
13.
熊思远 《创造》2003,(3):19-20
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是学习和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创新理念,尤其是领会和落实关于“政党创新”的学说,并以科学、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  相似文献   
14.
高继文 《工会论坛》2003,9(5):40-40
吕连仁等编著的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一书 ,是一部有特色的研究新中国史之作。该书有以下特点 :首先 ,该书的内容凸现了新中国历史发展的主线。新中国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是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历史 ,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 ,而其主线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特别是建设事业的发展。而该书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建设历程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 ,特别是以经济建设史为研究中心线索 ,同时研究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等各方面建设发展的历史。它凸现了新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轨迹或主干 ,从而可使读者较清楚地把握新中国历史发…  相似文献   
15.
世界第二大富翁巴菲特不久前把自己财产的大部分(共310亿美元之巨)捐给了世界第一大富翁比尔·盖茨和其夫人的基金会。这不仅是人类慈善事业史的新篇章,也是市场经济的最大赢家对造就自己成功的制度的一次深刻反省。目前,中国正在走向市场经济。在这一市场经济中最先崛起的富人  相似文献   
16.
山东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李爱华教授在发表于《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11期的《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利益观》一文中认为,国家利益问题的分析是马克思恩格斯国家学说和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内容。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利益观,国家利益是以个人利益为基点的共同利益的代表者,是以统治阶级利益为核心的全民利益的表现形式,是以经济利益为基础的多种利益的聚合体,是以地域民族性为主同时具有世界历史性的利益形态。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利益观,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国家利益并更好地维护和发展国家利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十六大报告和新党章中的新提法、新观点,充分体现了我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应当倍加珍视的宝贵财富。 一、总结基本经验 构建科学体系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十三年,是我国社会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的时期,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是我国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的时期。伟大的时  相似文献   
18.
儒家学说中蕴含着丰富而又凝重的德育伦理。批判地继承“忠恕之道”的合理内核,对于顽危犯的攻坚转化特别是教育策略优化选择大有裨益。吸纳儒家“诚信”之精华,视其为立身之本,能在无形中提升民警的非权力性影响力。要美善兼合、创新实践.使罪犯达到求真、求善、求美的思想境界。应从宏观、中观、微观三层面着眼,积极打造民警与罪犯之间蕴含和谐内涵的新型警囚关系。尊重并维护罪犯的合法权益,更多地显现行刑责任关怀,是儒家人本理念在行刑中的价值根基所在。  相似文献   
19.
王立民 《法学研究》2002,(3):151-160
中国古代统治者惯用刑法来规范与佛道教有关的一些问题。唐律、宋刑统、明律和清律中多处涉及确定僧道的法律地位、禁止擅自充任僧道、保护佛道神像、打击诬告僧道和诬告僧道行奸的行为等 ,但实际生活中仍有大量僧道犯罪 ,其中包含谋杀、行奸、抢劫、诬告等。与其他古代东方国家相比较 ,中国古代刑法中宗教方面内容有自己的特点 ,主要与我国古代宗教、政治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2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根本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基石是唯物史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是一个相互联系和辩证统一的整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