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09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1篇
各国政治   31篇
工人农民   171篇
世界政治   197篇
外交国际关系   53篇
法律   1180篇
中国共产党   1192篇
中国政治   1591篇
政治理论   539篇
综合类   81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391篇
  2013年   435篇
  2012年   512篇
  2011年   586篇
  2010年   632篇
  2009年   391篇
  2008年   494篇
  2007年   371篇
  2006年   334篇
  2005年   208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200篇
  2002年   163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网闻摘录     
《党员干部之友》2013,(12):63-63
向人民汇报要实在 “宏观的我们就不听了,我们还是想听一些实际的问题。”南京市举办“向人民汇报”的述职评议活动,市发改委首先接受了市民评议。评议现场,有市民提问,如何解决各阶层收入分配悬殊的问题时,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除了列举现阶段的一些数据外,把话题引入了一场关于经济发展与优化产业结构的宏观论述。  相似文献   
92.
综合研究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企业收益、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险之间的关系,确认社会保险是我国收入分配的重要环节.分别从社会保险覆盖率、企业职工工资收入差距、社会保险制度双轨制和现行偏低的工资水平等方面,深入分析现行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制度中影响公平分配的深层次问题,为我国企业职工社会保险政策的公平性取向提供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93.
马克思分配理论的基本逻辑是,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收入分配,收入分配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制度的确立,验证了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真理性。但是,实践表明我国现行收入分配制度也存在明显的弊端,特别是既得利益格局的阻挠,是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展缓慢的深层原因。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标本兼治,多管齐下。  相似文献   
94.
法院尤其是基层法院在执行过程中涉及集体土地上建筑物时,往往因为立法不明确、土地流转困难以及政策引发的执行障碍等多重困境。实践中,不论是政策流转试点,还是各地法院基于土地流转的实践需要,均已对农村房地产的流转进行相应的探索。在执行农村房地产已具备法律依据、现实基础、实践操作方式等合理性和可行性的前提下,应坚持集体土地有限流转原则,完善现行农村房屋及集体土地使用权执行制度,即通过在立法层面扩大受让主体的范围,在实务层面探索变通执行机制,有利于平衡保护债权人和农房所有权人的利益,以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95.
自2010年以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课题组就如何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破题收入分配改革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多次召开相关的国际研讨会集思广益,对该问题进行交流与探讨。课题组调查研究的结论是,我国正处于由中等收入阶段迈向高收入阶段的关键时期,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个大战略。如果能够以民富优先破题收入分配改革,有望到2020年实现中等收入群体倍增,使其占总人口的比重不低于40%,从而奠定橄榄型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96.
晚近"放松规制"的规制改革思潮影响到我国行政监管政策的制定。惩罚性赔偿因其具有对违法行为的一般威慑与特别威慑、私人协助执法等事中事后规制功能,而日益受到监管政策制定者的青睐。惩罚性赔偿具有合作治理中多要素参与、司法承担规制职能等特点,是法实效性保障的重要制度。惩罚性赔偿实体上可以整合多种经济责任,其诉讼程序也应与行政程序衔接实现违法行为的全过程监管。惩罚性赔偿制度兼具公益与私益属性,理应在国家和个人之间合理分配赔偿金,以弥补国家作为公益责任主体的经济损失。惩罚性赔偿应当接受效能原则、比例原则、一事不二罚原则的约束和规范,避免误入"公法遁入私法"的歧途。  相似文献   
97.
张云飞 《前线》2015,(3):59-63
01坚持无产阶级的实际运动和科学纲领的统一"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但是,制定一个原则性纲领(应该把这件事推迟到由较长时间的共同工作准备好了的时候),这就是在全世界面前树立起可供人们用来衡量党的运动水平的里程碑。"——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为了消除德国工人运动内部的分裂状态,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爱森纳赫派)与全德工人联合会(拉萨尔派)在商谈合并的过程中推出了《哥达纲领》。但是,这个纲领是牺牲原则的妥协的产物。针对这种情况,马克思科学地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的运动  相似文献   
98.
社会公正是一个学术界长期研究至今还在争论的问题.从资源分配的视角看,能满足生存需要的资源是生存资源,能满足发展需要的资源是发展资源,而生存资源均等分配与发展资源竞争分配的总和就是社会公正.生存资源分配与发展资源分配性质不同,政府和个人在这两种分配中的角色不同,各自有其适用的领域,不能错配,更不能相互取代.它们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践行这样的社会公正理论,就可以在人与人之间形成和谐合理的社会关系,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从而使我们的社会成为人人有保障、人人可发展的社会.  相似文献   
99.
我之所以用"工人代表任重道远"这几个字当题目,是2014年在人大代表履职中有很深切的体会。2013年的下半年,我应邀参加了"中国企业员工互动平台"组织的几次企业班组长论坛,接触并结识了一大批全国各行各业的优秀企业班组长。在这个圈子里,以交流推广企业班组安全管理标准化为抓手,学习探讨时下一些先进的班组管理理念,推进完善企业班组建设工作的  相似文献   
100.
随着社会中间群体在当代社会的兴起,理论家和学者们针对处于社会中间地位人群提出了多种多样的概念界定和划分标准,其中社会学取向(社会结构取向)和经济学取向(收入分配取向)的划分模式应用范围最为广泛。在实际的研究应用中,这两种取向的概念定义和分类模式各有所长,各自的关注点和研究目的有所不同。但是,两种概念定义和划分方法都有其意义,而其有效性取决于研究的目的,以及当时的社会现实环境和特征。在当前的中国社会,社会中间群体正在兴起,社会结构正在经历重大变化,社会结构取向的中间阶层研究和收入分配取向的中等收入群体分析,都能使我们更好地观察社会中间群体兴起过程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结构变化和其他社会生活层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