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1篇
中国共产党   27篇
中国政治   26篇
政治理论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陈公博在《苦笑录》曾提到:"中国现代史上有两个谜题,一个是究竟起因为何的中山舰事件,一个是如何结束的西安事变。"而西安事变刚结束,毛泽东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说:"我们在西安事变中实际地取得了领导地位"。一场由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却在其中实际取得领导地位,并由此推动整个局势的转变。中共的决策,如何影响了西安事变,并如何引导西安事变由审蒋  相似文献   
12.
订立 孙中山遗嘱的订立过程有三种不同的说法: 1.汪精卫临时草拟根据汪在《“接受总理遗嘱并努力履行之”提案》所作的说明,1925年2月24日,汪精卫同孙科、宋子文和孔样熙4人一起到孙中山病榻前请求订立遗嘱。汪精卫说:“去年1月1日先生由天津进京时吩咐过几句话,他积四十年革命之日的,是求中国之独立、自由、平等……除这句话以外,先生此时还对我说明革命的方法,要特别注重两点:  相似文献   
13.
1945年2月11日,在克里米亚南端小城雅尔塔的列瓦基宫,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邱吉尔、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在《苏联参加对日作战协定》(即雅尔塔协定)上签了字。此前,斯大林拒绝了邱吉尔请蒋介石参加会谈的建议。但这个协定中关于苏联参加对日本作战的条件,涉及到了中国,其内容主要是。  相似文献   
14.
“保卫中国同盟”简称“保盟”,是抗日战争时期宋庆龄在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帮助下建立的爱国组织,对于动员外国朋友和海外华侨支援中国抗战做出了巨大贡献。围绕这一爱国组织,宋庆龄与弟弟宋子文及姐妹的关系颇有传奇色彩。请弟弟出任会长1938年3月末,宋庆龄的香港育贤坊八号住所,不时传出欢声笑语。对大弟弟宋子文的来访,宋庆龄由衷欢迎。而宋子文此时来访二姐,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报恩思想。宋子文1893年生于上海,那时已有大姐宋蔼龄、二姐宋庆龄,后来又有妹妹宋美龄,弟弟宋子良和宋子安。宋子文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回国后,先后…  相似文献   
15.
儿时我就听说。南京北极阁山上有一茅草屋,是当年宋子文居住的地方。我当时心里疑惑,宋子文不是银行家吗?怎么会在茅草屋里?  相似文献   
16.
郑剑 《八桂侨刊》2004,(2):62-62
在民国时期,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系统许多风云一时的人物,最终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去了台湾。他们后来的命运如何呢?现择其部分,介绍给读者。白祟禧1949年底去台湾。1950年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身份参加党务改组工作。1966年12月2日在台湾去世,终年74岁。  相似文献   
17.
1936年12月12日凌晨,西安潼关县的骊山(通称华清池)响起一阵清脆的枪声。酣睡中的蒋介石惊醒跳窗逃出,终被东北军总司令张学良安排的士兵在山坡上一块巨石下抓到。同时被扣的还有随蒋来西安逼催"剿共"的国民党高级官员陈诚、朱绍良、蒋鼎文、卫立煌、钱大钧等十多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或称"双十二事变"。从这一天起,至12月25日事变解决,中共中央展开了13个日日夜夜的紧张工作,最终使这  相似文献   
18.
任蕙兰 《新民周刊》2017,(11):74-78
民国版“比弗利山庄”在文艺青年中有一类叫“民国粉”,他们知道张爱玲最爱吃的是“奶酪稻草”,对《黄金时代》里关于萧红的典故如数家珍。在他们心中,魔都文艺气息最浓厚的地方,莫过于昔日法租界那些自带故事的老洋房。而法租界风貌保存最为完善的区域,又非徐汇天平社区莫属。  相似文献   
19.
梁衡 《新湘评论》2012,(13):30-31
民国时期宋子文在蒋政权里任外交部长。国民党政府从成立到垮台几乎都是在风雨飘摇中,内忧外患,焦头烂额。弱国无外交,在这样的时候出任外长,应该说没有什么故事,但故事恰恰在他的身上发生。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接近尾声,美、英、苏三巨头在雅尔塔开会,决定苏联红军出兵东北,同时默许外蒙古独立,实际是投入苏联的怀抱。国民党政府...  相似文献   
20.
正发迹于西安事变说到戴笠的发迹史,就不得不提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发生时,戴笠反对用武力解决,还随宋美龄、宋子文赴西安。戴笠认为,如果用武力解决张学良发动的西安事变,一定会危及蒋介石的安全,并力劝宋美龄、宋子文他们到西安去。因为他知道,张学良非常尊敬宋美龄。如果蒋介石在西安遭遇不测,戴笠在国民党内或是在军内的发展也结束了。如果能够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