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41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2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2篇
法律   96篇
中国共产党   149篇
中国政治   411篇
政治理论   125篇
综合类   16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童话叙事是童话家人生智慧的表达方式,童话叙事为儿童想象提供了大量素材和情境,而幼儿有自己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叙事能力。幼儿借助童话叙事能较好地进行叙事表达并进一步发展其想象力。这是因为童话叙事与幼儿想象力发展存在着诸多内在联系,体现为童话的文本建构能有效激发幼儿想象,童话的艺术传达契合幼儿想象发展的特殊性,因此,以童话为载体能有效培养幼儿想象力。其策略有二:一是要根据幼儿想象的特点,选择适宜于幼儿想象力发展的优秀童话;二是要采用适宜的方法,如作品阅读与欣赏法、故事讲述法、作品创编法与戏剧扮演法,以此培养幼儿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的能力。  相似文献   
22.
叙事式政策框架主要是由马克·麦克贝斯、迈克尔·琼斯和伊丽莎白·沙纳汉三位学者创立,他们为回应萨巴蒂尔对后现代公共政策分析的批评,将后现代公共政策分析的视角和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有机结合,试图提出一个主要讨论叙事在政策过程中作用的理论框架,进一步推动后现代政策分析学者与政策过程理论者对话,推进政策过程理论的发展。其理论来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公共政策研究中的叙事视角,另一类是政策过程理论中的倡导联盟框架。其哲学基础是解释主义,在本体论方面坚持主观本体论,同时在认识论上坚持客观主义。政策叙事是其核心概念,对政策叙事的测量包含形式和内容两个层面,微观、中观与宏观构成了分析的三个层次。在微观层面,叙事式政策框架研究叙事对个人信念和行为的影响;在中观层面,叙事式政策框架研究叙事对联盟的形成及其策略的影响,以及它对政策信念、公众意见的影响;在宏观层面,叙事式政策框架研究文化和制度式政策叙事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3.
议题六改革心态:抱怨还是建设随着贫富差距的扩大、利益获得的多寡、反腐形势严峻等,社会整体的改革心态出现了分化,批评、抱怨和不满改革的声音不绝于耳。改革开放使古老的中国焕发出勃勃生机,中国经验和中国模式令人瞩目,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公众有一个好的改革心态,能够支持改革、包容试错。下一步改革的任务更加艰巨,我们如何树立更好的改革心态?理性看待改革  相似文献   
24.
董国俊 《理论学刊》2012,(12):125-128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中的"hallucinatory realism",应译为"虚幻现实主义"。莫言小说的虚幻叙事与"真实"细节形成同构关系,这表征出他文学创作的重要特色。莫言笔下的"高密东北乡"与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县"、马尔克斯的"马孔多镇"一起,在世界文学版图上正展现着自己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25.
《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通过爱迪初到天堂遇见的五个不同的人,分别讲述了五个看似分离实际上都相互联系的故事,体现了公平,牺牲,宽恕,爱和救赎五个不同的人生哲理,共同构成小说的叙事主题。  相似文献   
26.
郭凌云 《求索》2013,(6):133-135
仁宗朝词坛是宋词发展的第一个成熟繁盛期。仁宗朝独特的社会文化环境。导致了仁宗朝词坛的兴盛和新变的产生。“无南北之异”的取士政策促进了仁宗朝词的兴盛;分别以晏殊和欧阳修为中心进行的词学活动.促进了仁宗朝词坛疏隽与婉雅两种词风的产生:词之功能发展至仁宗朝有了极大的扩展。晏殊、欧阳修、张先、柳永等大词人产生于仁宗朝,并不是偶然现象。对仁宗朝词坛新变的探析,对更好地把握词史流变、进行词家的个体研究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7.
今天的全国政协礼堂银厅,鸿宾云集,群贤毕至。深受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与我们齐聚一堂,围绕"和文化与中国梦"这个重大主题深入交流、激荡思想,谓之高峰论坛,名至实归。"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重大主题、宏大叙事,"和合思想"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灵魂与  相似文献   
28.
赵杨  董贵山 《求索》2013,(8):146-148
《左传》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它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二十七年长达二百五十四年间春秋列国的兴亡变迁及诸侯公卿争权夺利的割据混战。如果没有恰当的叙事视角,那么就很难再现这一规模宏大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因此本文对《左传》的叙事视角进行了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的分类和研究。笔者将《左传》中的叙事视角分为第三人称全知叙事视角、第三人称限知叙事视角和纯客观性的史官叙事视角三种.并主要结合《庄公》《僖公》进行了具体详实的分析。  相似文献   
29.
姚国军 《求索》2013,(11):123-125
郭小东的《中国知青部落》三部曲在中国知青小说中独树一帜,可谓中国知青小说的"南方地标",体现出鲜明独特的南方书写特色。在人物类型设置上,杂取各色人等,文化精英、草根人物、草莽英雄、忏悔悟道者悉数登台表演。在叙事语言上,既有浓烈情感的宣泄,也有史家笔法的记录,更有冷峻深邃的启迪,体现出"冰炭同炉"的审美效应。在叙事结构上,则呈现为一种"山环水绕"的特色,或运用今昔间隔式结构,或运用史实互证式结构,使作品散发着一种艺术的张力。  相似文献   
30.
书荐·碟讯     
《时代风采》2011,(2):31
《失落的一代: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1968-1980》/[法]潘鸣啸潘鸣啸是一位法国汉学家。深入到知青当中的翔实调研,即使此书具备了厚重的史料和充足论据,也使他获得了对中国当代史极为准确的洞察。据统计,"上山下乡"的人数大约有1700万。这场史无前例的有组织的大规模人口迁移,是一场彻底的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