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5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63篇
中国共产党   20篇
中国政治   51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3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孟荀法律思想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法律思想自孔子以后分为两支,分别以孟子、荀子为代表。孟子侧重继承发展孔子的仁学,推行仁政;荀子侧重继承发展孔子的礼乐,主张礼治,这一结论,是从法的起源,法的基本价值,法的实施方法和预防犯罪国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的结果。  相似文献   
42.
中国传统家庭伦理文化的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桂梅 《湖湘论坛》2002,15(2):85-87
个体家庭是伴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而形成的。中国进入文明社会时有自己的特殊路径,这就是直接由家族至国家,形成家国一体的宗法制。这也就决定了中国家庭伦理有自己的特点。一、家庭伦理是宗法人伦人伦,中国人常称为“天伦”,意思是说它是人最自然不过的本性与本质关系。氏族制和家庭中的父子兄弟关系,原是人的自然血缘、婚配和长幼等亲属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自然纽带,他们之间的情感与相互扶持的权利义务关系,也是自然的。即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睦等。但后来确立了宗法等级制度和“礼”与“仁”的文化,这种人为的文化创造改变…  相似文献   
43.
李晓明 《河北法学》2004,22(4):76-79
对先秦道家法律思想进行了重新的审视和解析,认为道家由其无为哲学出发,主张"无为而治",因之,对儒家礼治学说就总体而言持消极甚至否定态度,但这种消极和否定并非如传统学术认定的那样绝对,特别是早期道家对儒家礼治学说不仅没有采取传统学术认定的那种鲜明反对态度,而且给予了相当程度的兼容。  相似文献   
44.
杨高男 《湖湘论坛》2007,20(2):47-49
原始儒家站在轴心时代历史的需要上反观理想政治的历史形态,从中获取理想政治建构的精神资源,以消逝了的历史的挖掘组建起伦理政治的原型,以仁礼剖析现实,解读伦理和政治,在为直接解决现实社会混乱格局而做出的政治考虑和为超越世俗社会的不完满而做出的政治应当状态的构想中凸显出道德人文主义和政治礼治主义两大理论特质.  相似文献   
45.
中华"治道"之核心,是"礼治".而"礼治"并非一种单独"治道",它只是"天治"、"君治"、"民治"三种"治道"之循环.三种"治道"循环相济相生、相制相克,就是所谓"礼治".三种"治道"之循环,由六大核心理念支撑:天下主义、和而不同、广土众民、兴灭断绝、执两用中、返本开新.其中"天下主义"与"和而不同"偏向"天治"一方面;"广土众民"与"兴灭断绝"偏向"君治"一方面;"执两用中"与"返本开新"偏向"民治"一方面."天下主义"对治"民族-国家主义","和而不同"对治"同而不和","广土众民"对治"小国寡民","兴灭继绝"对治"殖民主义","执两用中"对治"单边主义","返本开新"对治"弱肉强食".前六大理念,共同指向"王道";后六大理念,共同指向"霸道"."民族文化"之复兴,本质上应该是"民族核心理念"之复兴、古老"王道"之复兴.  相似文献   
46.
王玲 《求索》2012,(12):137-139
学界对《左传》中的女性多有述及,但对《左传》中的鲁国女性却尚未有人研究。《左传》中的二十七位鲁国女性几乎无一例外地陷入悲剧命运,究其悲剧根源,则在于鲁国封建等级秩序与宗法伦理对女性的束缚和压抑,在于她们对宗法伦理观念的自我认同。  相似文献   
47.
在俄罗斯法治进程中,专制政治传统和以东正教为核心的宗教传统这两种核心文化因素共同作用,产生了在俄罗斯传统中占主导地位的“宗法-专制”型文化模式,这种文化模式通过各种文化因素以“合力”的形式作用于法治的运行层面,这种文化核心因素作用下的俄罗斯法治进程异常艰涩。在当代俄罗斯法治进程中,传统的文化模式在现代化过程中正在为“俄...  相似文献   
48.
论中国传统诉讼中的宗法伦理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诉讼的运作过程充满着浓厚的道德色彩.宗法伦理原则贯彻于中国古代诉讼制度及司法活动的情形集中体现为相隐不为罪、依服制审判和宗族法的特殊作用.它曾深深地影响了中国法律传统的性格与特征,反映了中国传统诉讼文化的内在精神.  相似文献   
49.
本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古代中国的治理理念的演变历程,这一理路包括从乐治一法治一德治的过程,以及这些理念发展到现在所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进而提出现代礼治的观点。第二部分主要论述建国后我们国家治理理念的演变历程和趋向,这一理路包括从民本一民富一民主的过程,以及这些理念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改进的路向,同时提出了自由民主这一未来国家治理需要注意的理念。  相似文献   
50.
本文认为儒家文化中的仁政思想和宗法伦理对当代中国法治的实现有负面影响,如反对公平效率和"性善论"易造成泛道德主义;而且与法治精神相悖。如何化解这些负面影响或使其最小化是中国法治实现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