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5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63篇
中国共产党   20篇
中国政治   51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3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广义讲儒家道统蕴含宗法内涵,宗子法是宗法制的核心。宗法规定宗子无后小宗过继为大宗之后。皇族中发生此类事件后导致皇帝尊崇大宗还是追尊生父母的两难困境。从情感上讲是遵循道义还是重视亲情;从道统与政统关系讲是遵从道统还是强调皇权。汉宣帝自觉追尊皇考,建立与汉昭帝的内在宗法关系;宋英宗追尊生父,但宗本仁宗;明世宗抛开宗法,追尊生父为皇考,升格小宗为大宗。这反映了以皇家族权与皇权为核心的权力斗争,从广义来说也是儒家道统与政统的博弈历史。  相似文献   
82.
西方法律思想史中,各个流派或代表人物尽管主张各异,但他们的共同之处是都体现了以个人本位为立足点,强调个人价值与自由。中国根源于宗法家族主义的群体本位法律思想将"国家"、"集体"这一整体概念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个体的存在和价值是由社会群体派生的。主张对西方个人本位的法律思想采取扬弃的态度以利于中国的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83.
晏婴是齐国历史上唯一可与管仲并称的一代名相。面对齐国霸业早失、政局动荡、政苛刑繁、民不聊生等形势,他倡导礼治、抑制私门,薄敛省刑、推行仁政,选贤任能、惩治谗佞,力谏君奢、躬行节俭,亲睦善邻、折冲樽俎,并付诸实施,使齐国保持了大国地位,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4.
先秦儒家以周“礼”思想为源泉提出了“礼治”思想。“礼治”思想主要概括为“亲亲”“尊尊”、“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孝忠”思想和“礼法互补,综合为治”等,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我们应该正确评价先秦儒家法律思想中的“礼治”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85.
本文尝试着从中国传统价值观的角度来解读中国贫困地区"无讼"现象.试图探究绵亘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塑造的传统中国人价值观念在面对市场经济大潮和法治思想的冲击下,究竟怎样影响着广大贫困地区.  相似文献   
86.
“和而不同”的理念形成了中国古代“以礼治国”的政治实践,礼在严格规范社会等级的同时也给人们提供了一些竞争发展的机会。当下中国社会的追求是公平差异,其理论基础是承认所有公民在政治上都是平等的,差异的形成必须以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为前提。礼和社会公平正义作为两种社会价值理想,在思想上有相通之处,即都是一种社会利益分配的原则。撇开等级制的不合理因素,传统礼治思想可以为当下中国应对因不公平的差异而产生的各类社会矛盾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87.
陈非  李婷 《法制与社会》2011,(11):296-296
本文旨在浅析我国古代社会宗法关系下的各种法律关系,以及在漫长的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对我国现代法治进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88.
构建宪政是国人百年来梦寐以求的政治图景,而近代宪政之路却充满艰辛坎坷,种种宪政尝试均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除欠缺宪政建设需要的经济、政治条件外,一味把西方近代意义的宪政全盘吸收而忽略本土传统法律观念对宪政的影响无疑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构建宪政应立足于中国传统法律观念,以宪政为视角,从中国传统法律观念对宪政的影响出发,对近代中国宪政建设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9.
关雁春 《前沿》2010,(22):54-57
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是近代民主法治生成的深层动因,中产阶级是西方民主法治的重要结构性支撑.而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社会宗法一体化的社会,这种超稳定的社会结构抑制了中国中产阶级的萌芽与发展.改革开放催生了中国的中产阶级,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导致我国的中产阶级面临政治依赖性、混合性、不均衡性和"东方性"的困境.因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民主法治建设中,大力培育中产阶级是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90.
《公安研究》2010,(10):93-93
冯晖在《学术探索》2010年第1期撰文认为,中国是一个文化根基异常深厚,文化自我认同很强烈的国家。以宗法伦理为内核,以小农经济为依托的儒家传统文化中的惰性因素,如等级伦理、宗法意识、国家本位、礼治主义等观念影响着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各个层面和环节,消解着我们对法治政府建设的各种努力,在传统文化的土壤上进行法治政府建设,必然会出现“逾淮成枳”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