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28篇
工人农民   30篇
世界政治   18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2篇
法律   1119篇
中国共产党   1570篇
中国政治   1440篇
政治理论   296篇
综合类   14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579篇
  2013年   546篇
  2012年   577篇
  2011年   635篇
  2010年   649篇
  2009年   512篇
  2008年   373篇
  2007年   227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梁盼 《人民论坛》2012,(16):78-80
唐太宗虽然受不了夏季的湿热,但是坚决反对建夏宫。他认为,政府用的每一分钱,都来源于民众的税赋,不能浪费新世纪以来,中国的税负一直是政府和民众都相当关注的问题。税收自古就有,唐代初期的税收政策,倒是值得我们一看。  相似文献   
102.
李克诚 《廉政瞭望》2012,(16):32-33
在当地人的一片惊愕声中,杨爱金“意外”落马了。这个曾任福州市副市长10年之久的厅级官员,在一生宦途中,曾遭遇过数次“险情”,每次均能逢凶化吉。然而,谁也没有料到,在他退休两年之后.一个意外事件打断了他平安着陆的美梦。  相似文献   
103.
史英 《廉政瞭望》2013,(7):36-37
首批中央交流到地方任职官员中,至少产生了8名副部级官员。在未来仕途竞争中,他们的优势将进一步显现。5月22日下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举行全校教师干部大会,中组部干部三局副局长赵凡宣读了梁桂的任免决定:任命梁桂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副部长级。这是梁桂2010年11月从科技部交流到陕西任职以来的第二个单位、第三个岗位,也是首批中央交流到地方任职官员中,产生的至少第8名副部级官员。一改挂职的交流方式,2010年8月,中组部首次从  相似文献   
104.
6月的北国冰城哈尔滨,天蓝水碧,绿树花红。6月14日晚,来自76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企业经营代表,欢聚在美丽迷人的松花江畔。夜色中的太阳岛微风拂面,华灯初放,乐曲悠扬,一派夏日北国秀美风光,充满了喜庆欢乐的气氛。  相似文献   
105.
"表哥"和"房叔"的神秘工资条如果官员财产公开,想必著名"表哥"、原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不会被网民盯上。把逻辑反过来,如果官员财产公开,广州市番禺城管分局政委蔡彬,著名的"房叔",也不可能在自己以及家人名下有22处房产。杨"表哥"曾经辩解说,他的那些名表,都是用合法收入买的。根据党的纪律和《公务员法》,干部是不准做生意的,也不准收受别人的钱物,那么,他的"合法收入",主要也就来自于工资。这工资有多少,让"表哥"拥有那么多奢侈品?"房叔"同样也是。他只是一个城管分局的政委,老婆也只是退休干部,却坐拥市  相似文献   
106.
谭畅 《小康》2012,(2):44-47
官员出书分享自己的思想经历,颇能引人共鸣。但也有一些官员写书却另存目的,《小康》记者梳理近年来十位落马官员的著作发现:在其背后存在多重的利益驱动,出书已经成为新型贪腐的隐蔽通道  相似文献   
107.
陈璇  文雅茜 《浙江人大》2012,(11):14-17
多个地方政府近年来陆续进行了官员财产申报公示实践,但由于"缺乏可持续性"和受制度设计不完善等局限,往往"昙花一现"。推进官员财产申报公开制度,该如何突围?近几个月,江苏省淮安市、徐州市贾汪区、安徽省庐江县等地推行官员财产申报公示或在网络上公开"晾晒"官员家庭财产,引发公众关注。与此同时,一些曾经被认为是财产公示破冰或地方探索样本的试点地方,却因各种因素"人走政息"或"偃旗息鼓",让人神伤。从1987年官员财产申报制度首次被提出,到现在各地政府不断探索和试验,中国的  相似文献   
108.
从已经公布的诸多官员落马案例来看,官员违反纪律被查后用作"挡箭牌"的借口花样翻新,不胜枚举,有的甚至让人哭笑不得.犯了错误、出了问题不仅不感到羞愧,还要找借口百般推脱、抵赖,这一行为本身为大众所不齿,其背后的错误心态更值得警惕.  相似文献   
109.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历史上,曾有过不少富而且贵的吝啬之徒.好多还是身居要职的官场之人。现根据古籍记载对其进行盘点。  相似文献   
110.
找人     
<正>找人是大多数调查报道的难题。在采访中,深喉总是令人期待的,但却并不总是存在。怎么办?一名资深人士教过我一招:了解被采写对象跟谁分歧最多,往往蕴含着采访良机。一次,为了拿到某市前市委书记贪腐的证据,通过各种途径,我找到了两个被认为与其不和的官员。只是,他们要么离核心事实太远,要么对我怀有警惕。3天下来,几无突破。持续努力下,终于在第4天晚上,通过一个朋友的引荐,我参加了一个饭局。饭局的客人中,有一名官员很看不惯前市委书记的一些做派。我搜过一些网帖,证实这个线索基本靠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