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28篇
工人农民   30篇
世界政治   18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2篇
法律   1119篇
中国共产党   1570篇
中国政治   1439篇
政治理论   297篇
综合类   14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579篇
  2013年   546篇
  2012年   577篇
  2011年   635篇
  2010年   649篇
  2009年   512篇
  2008年   373篇
  2007年   228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1.
汪俊英 《学习论坛》2005,21(7):11-14
国务院发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提出,经过十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建设法治政府,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本质要求;是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根本途径;是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什么是法治政府,法治政府的基本内涵和特征是什么,如何建设法治政府,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探讨。为此,本刊特组织刊发一组文章,从不同角度对建设法治政府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2.
官员问责是我国公共部门人事制度改革中的重要环节,它的推行将在完善行政监控机制、提高政府工作效率、重塑政府形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根据近年来的实践情况,进一步完善我国政府官员问责制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3.
潘多拉 《唯实》2006,(2):63-64
2005年底,因松花江重大水环境污染事件而引咎辞职的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成为中国因环境污染事件被解职的级别最高的官员。外界对解振华辞职普遍给予积极评价,认为中央迅速查处环保最高官员,“给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顾将来发展的官员敲响了警钟”,也说明“中国的政治制度越来越完善,官员问责制越来越健全”。  相似文献   
24.
杨红林 《小康》2006,(11):100-101
有权势的父辈不足以依赖,惟有靠自己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留钱财给子孙,不如留下智慧与德行。“衙内”是我国古代对官宦子弟的一种称呼,它在大多情况下带有贬义色彩。因为在古代封建社会中,许多官员对子女缺乏有效的约束和教育,导致他们凭借父辈的权势为非作歹(如《水浒传》中的高  相似文献   
25.
执政党要维持对社会的统治,需要依靠掌握一定权力的大批官员,但少数官员又存在着以权谋私,变质为腐败分子的危险。因此,如何与腐败官员作斗争,关系到执政党的生死存亡,是对其执政能力的严重考验。而依靠法律制度来预防和反对腐败官员,是被历史证明了的最有效的手段。所以,我们辨别一个执政党的执政能力是否提高,有没有制订和实施惩治、预防腐败官员的法律制度是一个重要的标志。  相似文献   
26.
河北省唐山市货车司机王天波向绥化市交警支队反映该队的交警对他进行乱罚款后,绥化市交警支队查明情况属实,当天派人连夜驱车1500公里赶往唐山,当面向王天波赔礼道歉,并退还了罚款。(见7月24日《齐鲁晚报》)徐林生先生曾撰文从纠错成本没必要这么高的角度谈了看法,我觉得其中还隐藏有别的东西。这件事虽然还不是十分的典型,但基本属于常见诸媒体的反映行政机关“隆重亲民”行为的那一类新闻。这类新闻大都有这样几个共同特征:一是“正面报道”,如上门纠错、退款、“送温暖”等;二是主要领导亲自出马,大驾光临;三是公开透明,决不暗箱操作;四…  相似文献   
27.
信息广场     
《半月谈》2003,(24):64-65
  相似文献   
28.
郭建 《中国检察官》2007,(11):74-74
近日.国家统计局原局长邱晓华涉嫌重婚罪一案在北京法院首次开庭,与以往此类高官均以经济问题被追究法律责任不同,邱晓华涉嫌犯罪的罪名是重婚罪,而此罪最高刑期只有两年。在近些年来的腐败官员名录中,省部级高官因涉嫌重婚犯罪被追究的,邱晓华还是第一人。回顾近年来查办的腐败案件,多数腐败官员都是因为有了经济问题之后才查出作风问题,无论是成克杰、胡长清、何闽旭还是毕玉玺、李真等,都是先拔出了经济问题的“萝卜”再带出作风问题的“泥”,很少有官员仅仅因为作风问题而受到追究。当然并不是说官员们的生活作风问题不应受到法律规制,事实上官员的个人生活是否检点不仅仅是个人自己的问题.更关乎党风、党纪和民众的信任,应当予以规范.但是一个收受数十万礼金的政府官员.  相似文献   
29.
田凤山,2005年12月27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国土资源部原部长田凤山受贿一案作出一审判决,以受贿罪判处田凤山无期徒刊,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