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40篇
  免费   302篇
  国内免费   35篇
各国政治   258篇
工人农民   64篇
世界政治   505篇
外交国际关系   482篇
法律   5371篇
中国共产党   1003篇
中国政治   2718篇
政治理论   831篇
综合类   2245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281篇
  2022年   289篇
  2021年   325篇
  2020年   307篇
  2019年   239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196篇
  2016年   230篇
  2015年   476篇
  2014年   1052篇
  2013年   888篇
  2012年   1054篇
  2011年   1053篇
  2010年   978篇
  2009年   960篇
  2008年   977篇
  2007年   770篇
  2006年   649篇
  2005年   575篇
  2004年   491篇
  2003年   474篇
  2002年   363篇
  2001年   275篇
  2000年   233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WTO规则是一个庞大的法律体系 ,本身包含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实施机制和制度。本文主要结合中国的法律与实际对WTO规则的国内实施机制进行了考察。内容涉及WTO规则的一致性要求 ,透明度原则和贸易政策审查机制。  相似文献   
42.
试析东亚的区域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超 《国际观察》2002,(6):55-59
区域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政治发展的潮流,东亚也概莫能外.本文就东亚区域主义的发展进程进行分析,同时指出东亚区域主义发展的动力和特点.东亚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会都比较特别的区域,区域内的合作有着自身的困难,本文也在其发展的障碍和克服障碍的措施上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43.
张惟英 《团结》2002,(4):47-48
德国社会民主党领袖勃兰特曾说社会民主党成功的前提是“成为一个没有世界观的党”,这其实是对社会民主主义多元世界观的形象表述。多元主义是社会党确立人道主义伦理价值观后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民主主义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44.
论我国行政审判的职权主义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行政诉讼模式中采用“当事人主义”的呼声很高。本文在分析两种模式的特点的基础上, 认为根据我国行政审判权的特性,其监督性的定位似乎比其中立的裁判权的定位更合理些,因此在行政审判中坚持“职权主义”的特色是符合我国现有体制的。  相似文献   
45.
区域主义是一种政治过程,为的是促进国家经济政策的合作和协调。就东北亚区域整合而言,中日韩各有其地缘经济策略,因此中日之间的联盟短时期内不太可能实现,日韩两国已就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区进行了会谈,但两国均极力保护其农业部门,日后如达成协议其内容值得关注,中韩之间目前还没有双边协议,东北亚三国的三角联盟目前很难实现。  相似文献   
46.
从自认的效力基础来分析虚假自认效力,界定辩论主义地位,基于追求真实对辩论主义进行修正,在一定限度范围内确定真实义务,才能正确认定虚假自认的效力。  相似文献   
47.
精英理论概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兴起于 19世纪末期的精英主义理论 ,强调精英统治的必然性和合法性 ,否认自由民主的真实性和可能性 ,也不承认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和西方多元民主理论。在政治价值观上 ,它是保守的、反民主的 ;在历史观上 ,它是英雄主义的。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认精英主义曾经作过的历史贡献 ,也不能因此而否认它的发展性。  相似文献   
48.
公证,作为古老的法律制度,其独特的价值和作用是顺应社会的实际需求而逐步为国家管理所需、所用.许多国家甚至通过法律对于一些重要的、复杂的经济事务强制性地要求公证的必要介入,强制性地用公证的手段对这些事务实施法律层面上的监管和调控,以实现利益的衡平、秩序的维持、安全的保障.可见,公证制度本身的价值是得到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认可的.但是为什么这么有价值的制度在我国的运用中却产生了诸多的问题呢?究其实质是这种制度在我国具体环境中的运用,包括制度运用者本身的问题在内的一系列缺陷制约了公证制度价值的体现,甚至破坏了公证行业的整体形象.  相似文献   
49.
论正义和法律正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正义分为个人正义和制度正义。制度正义的关键是法的正义。对社会契约、自然法、人权、各种价值的论证都是为了阐述正义的法。严格意义的法的正义仅指法的本体正义,其中包括:法的形式正义——围绕着建构社会秩序法律应当具有的普遍性、明确性、统一性、稳定性、先在性、可行性、公开性;法的实质正义——为了满足人们深层次的、最基本的需要法律所应当具有的保障安全、维护平等、促进自由、增进效率的性状和特征。  相似文献   
50.
对法律程序的认识,存在程序价值主义与程序工具主义两种不同的观点。季卫东教授在他的《法律程序的意义》一文中提出“程序没有预设的真理标准”,“应淡化决定过程中的道德论证”。笔者以为,季文在强调程序的技术性时忽略了对程序本身伦理基础的深入探讨。以季文的影响力,易强化国内程序工具主义的倾向。是作此文章,以重申程序自身的价值意义,并试对程序价值偏差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