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9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755篇
中国共产党   124篇
中国政治   275篇
政治理论   113篇
综合类   354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深化实质化监督办案是能动司法在刑事检察中的具体落实,是践行新时代检察理念的充分体现,目标要求是通过依法、主动、深入、全面履职,克服机械司法的惯性思维,在被动受理、主动监督和诉源治理三种刑事检察形态中实现“三个效果”有机统一。湖北省检察机关充分认识深化实质化监督办案是担当政治责任、法治责任、检察责任的必然要求,从司法理念、履职方式、制度机制着手,进行积极探索,并结合司法实践,对以深化实质化监督办案为抓手提升新时代刑事检察能动履职水平,推动刑事检察高质量发展,进行了路径展望。  相似文献   
72.
在英美国家,从被告与证人的权利差异及身份转换出发,品格证据可能用于证明犯罪倾向性的实质争点,属于实质证据,这往往运用于“非证人被告”首先获取良好品格证据进而可能要接受控方反驳的程序机制;品格证据或者用于证明证人可信性的附带争点,属于补助证据,屡见不鲜的是在交叉询问中以品格弹劾“非被告证人”的可信性。在被告人选择作为证人的情况下,被告人的品格可能兼具有实质证据和补助证据的双重功能,品格证据可能被限定于进行可信性的评价,但是其又可能跳过证据、事实根据而直接输入了定罪判断。因此,“被告证人”的品格要经过手段因何可采和对定罪有无证明力的双重检验。  相似文献   
73.
行政自由裁量权的不断扩张以及对行政自由裁量权控制的不断加强,是现代行政法发展的一个重要脉络。合法性原则和比例原则是实现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有效控制的基本原则,它们使行政法从形式法治走向了实质法治。本文通过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反思,阐述了比例原则对行政自由裁量权控  相似文献   
74.
刘颖  胡雪曦 《法制博览》2023,(14):124-126
企业集团化发展已经成为公司治理的主流,关联企业之间或多或少存在混同情况,一旦企业破产或将牵连其他关联企业。以严重的法人人格混同为前提,实质合并破产以实现债权人公平受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多地追求实质公平和效率,但法律规制的缺失,也使得实质合并破产缺乏引导和规范。本文围绕实质合并破产制度概述、实质合并破产适用标准及程序、现实困境及对策建议三个方面,综合阐述关联企业实质合并破产制度。  相似文献   
75.
形式审查抑或实质审查——论不动产登记机关的审查义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岩 《法学杂志》2006,27(6):106-109
登记机关应当仅仅承担形式审查的义务,而不应令其承担实质审查义务,《物权法草案》第三稿第12条的规定值得赞同。由于登记机关承担形式审查义务毕竟留有不动产登记簿上权利“虚像”和现实中权利“实像”不相吻合的漏洞,因此存在制度弥补的必要。特殊情况下的职权主义实质审查义务、当事人主义的异议登记和更正登记、公证制度和产权保险制度可以很好地填补该漏洞。  相似文献   
76.
曹鎏 《人民论坛》2020,(5):120-121
当前正处于法治政府建设的攻坚时期。从合法行政到良好行政,从形式合法到实质合法,是新时代法治政府建设增强老百姓获得感和满意度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法治政府建设具有数字(智慧)、行政和政治等多维面向,正在经历精细化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77.
近两年来,"普世价值"在我国思想理论界引起激烈争论.肯定论者认为世界上有"普世价值",就是自由、民主、人权、平等、博爱等.否定论者认为世界上没有适用于所有时代、所有国家的"普世价值",承认"普世价值"的目的是为了在我国推行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把中国引上资本主义道路."普世价值"争论其实是要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斗争,是中国举什么旗的方向之争,是中国走什么路的道路之争,是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一场看不见硝烟的交锋.  相似文献   
78.
新形势下企业弱势群体的社会法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维琴 《前沿》2009,(5):104-106
弱势群体的大量存在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障碍。社会法作为兼具公法与私法双重属性的第三法域,可以为弱势群体提供最佳的保护。我国社会法保护企业弱势群体的法律制度还不健全,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仍存在不足,应进一步完善社会法,向弱势群体倾斜,保障和促进企业弱势群体享有劳动权、社会保障权、结社权等各项基本人权。  相似文献   
79.
社会正义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维.社会正义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度有着不同的内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不能采用西方社会的正义观,也不能因袭中国传统的正义观,而是需要有和谐的正义观作为自己的理论支撑.和谐正义观既不同于形式正义观,亦有别于实质正义观,它旨在寻求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之间的和谐,发挥二者在推动社会进步上的积极作用,因而可以视为一种新的类型的正义观.和谐正义观与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当代中国的实践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80.
行政法基本原则之确立标准分为:概念标准、形式标准和实质标准三个方面。行政法基本原则之概念是确立现代行政法基本原则标准的基础;现代行政法基本原则之确立的形式标准其实就是行政法基本原则的特征和功能;现代行政法基本原则之确立的实质标准主要包括:行政法的目的、行政法的根本价值、行政法的基本矛盾和现代宪政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