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2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21篇
工人农民   17篇
世界政治   76篇
外交国际关系   37篇
法律   1273篇
中国共产党   620篇
中国政治   694篇
政治理论   259篇
综合类   74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262篇
  2013年   208篇
  2012年   250篇
  2011年   285篇
  2010年   273篇
  2009年   274篇
  2008年   271篇
  2007年   245篇
  2006年   218篇
  2005年   185篇
  2004年   170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170篇
  2001年   151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论目的信托     
江闽松 《经济与法》2003,(12):31-32
英国法律史学家梅特兰在其著作《衡平法》中称:“如果有人要问,英国人在法学领域取得的最伟大、最独特的成就是什么,那就是历经数百年发展起来的信托理念。我相信再没有比这更好的答案了。”随着社会财富的增长与商品经济的发展,信托已成为一项被世界上的主要国家所接受的财产管理制度;其职能有不断扩展,品种不断创新。目的信托突破了传统私益信托的受益人原则,是一种新型的信托。  相似文献   
52.
马立诚 《各界》2010,(6):43-47
假如有一个地方,把人和牛羊关在一个栏里,随便买卖,不合主人心意就杀死,你觉得如何?无疑这是非常残酷的制度。  相似文献   
53.
科技新知     
《时事资料手册》2007,(5):101-102
美天文学家称观测到已知最遥远星系;科学家发现两种蛋白质抗癌抗衰老;科学家找到防止水冻结的天然物质;动物实验发现与胆量有关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54.
20世纪20年代,由梅奥和巴纳德先后创立的非正式组织理论,对西方企业的“人性化管理”和行政组织的“情感式教育”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生产力的效应无可估量。因而他们的非正式理论在管理界深入人心。在我国,对非正式组织的研究过去一直被人们所忽视,即使论及,也大都是贬多褒少,不被人们所认可,有的则干脆把它混同于一般的“小团体”、“小帮派”。其实,非正式组织是行政组织的衍生物,它的形成也有自身特点和复杂的社会背景,其影响力和作用力有些是负面的,而有些则是积极向上的,我们应当区别对待,不可一概否定。  相似文献   
55.
在法治社会的今天,正当防卫制度已经形成较为独特的理论体系,具有较为完备的立法和司法基础,内含相互协调的多元的法律价值追求。但是,我国的正当防卫制度在整体构建上还存在法律价值缺失的问题,值得关注。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揭示准确界定正当防卫的重要价值。认为只有依据客观事实,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准确认定案件性质才符合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56.
本文摘录自美国科学院 ,美国工程科学院 ,美国医学科学院 ,科学、工程和公共政策委员会联合制定的科学家行为准则———《怎样当一名科学家———科学研究中的负责行为》的有关章节。  相似文献   
57.
58.
俞静尧 《理论月刊》2002,(10):99-100,121
本文结合司法实践对刑事不起诉概念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作了分析,使有关的理论问题得到清理和明确,并运用抽象概括的理性分析方法,进一步阐明了不起诉的概念。笔者期望,这些分析将有助于刑事不起诉理论范畴问题的深入研究,并最终有益于中国刑事诉讼基础理论的创新,及刑事诉讼法学体系的重建。  相似文献   
59.
荣誉和耻辱是道德中的一对重要范畴;荣辱观是人们对光荣和耻辱的看法。人生以何为荣,以何为辱?对两者的不同理解,便构成了人们不同的荣辱观。不同的人生目的对荣与辱有不同的理解,他们的看法有时是完全相反的。例如,封建统治者鼓吹“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要求妇女从一而终,做烈女节妇。《儒林外史》中的穷秀才面对女儿以死殉夫,不但不制止,反而认为这是“青史上留名的事”,积极支持女儿的行动,当得知女儿的死讯时,还大笑着说:“死得好!死得好!”这种封建道德的荣辱观不知害了多少人。因此,不同的荣辱观,表现了不同的道德认识,并由此产生不同的道德行为。常言道“羞耻之心,人皆有知”,但是,这种“羞耻之心”或荣辱观念一但颠倒了的话,其行为必将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60.
刑法目的新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刑法立法目的就是国家制定刑法所要达到的目的,它并不完全等同于刑罚目的,二者是系统与其组成元素、“目的价值”和“手段价值”的关系。要充分地加以彰显、强调刑法立法目的。若要切实贯彻罪责刑均衡原则,惩罚犯罪作为刑法目的的有机组成部分就具有合理性。应然地,我国刑法目的可表述为“为了惩罚和预防犯罪,保障人权,维护国家的整体法秩序”。刑法的根本目的:“保护国家的整体法秩序”是上位概念。可分解为刑罚目的(惩罚犯罪和预防犯罪)和人权保障目的两个的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