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73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39篇
工人农民   40篇
世界政治   217篇
外交国际关系   81篇
法律   4821篇
中国共产党   1227篇
中国政治   2587篇
政治理论   372篇
综合类   112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191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306篇
  2014年   807篇
  2013年   790篇
  2012年   862篇
  2011年   988篇
  2010年   820篇
  2009年   870篇
  2008年   820篇
  2007年   585篇
  2006年   468篇
  2005年   449篇
  2004年   301篇
  2003年   366篇
  2002年   399篇
  2001年   308篇
  2000年   301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清代是中国近代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既有对汉代以来封建政治法律制度的继承,又有其自己的发展特色。本文结合相关史料初步探讨清代政治法律制度中的监察制度和司法审判制度的形式及特点。  相似文献   
992.
在司法审判中,充分运用民俗习惯,合情、合理、合法地处理纠纷,对于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是一种有益的司法选择。 法律自身必须表达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在我国应该是多元文化的共存。而不是消除多元文化。 “能做不能说,能调不能判”,是民俗习惯在司法审判中尴尬境况的真实写照。而江苏法院系统却把它摆到而江苏法院系统却把它摆到了“台面”上,这引起了学界的讨论以及最高法院的关注。  相似文献   
993.
《法治与社会》2009,(7):78-79
王建勋在3月30日的《北京日报》撰文认为,让人民参与司法。真能阻止司法腐败并实现司法公正吗?众所周知。这种审判方式的最大特点是将法庭搬到人民群众中间。“聆听”一下人民群众的意见,并没有说人民群众对案件的判决结果有任何决定权。如果人民群众没有决定权。他们如何阻止司法腐败?难道权力完全不受人民群众约束的法官会“自觉地”把人民群众的意见当成金科玉律?如果真是这样,那就太神奇了。  相似文献   
994.
检察监督权的存废,一直是学者们激烈争论的焦点。目前,在我国对司法体制和司法权力的配置的改革与调整不断优化。在保留检察监督权的前提下,尊重司法规律和诉讼原理,调整监督的方向,应该是最为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995.
迄今为止,在中国证券界没有任何一个案件能够像杨彦明贪污案这样历经4次审判才最终作出判决,持续5年的审判,让杨彦明在鬼门关前来回走了几遭,才最终站到了地狱的入口处。即便如此,杨彦明依然给世间留下一个谜  相似文献   
996.
2008年12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57次会议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事人对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的内容有争议提起诉讼人民法院是否受理问题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1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以法释[2008]17号文正式发布了《批复》,该《批复》于发布之日起施行。《批复》的发布施行明确了有关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是否具有可诉性的法律适用问题,解决了长期以来公证界和司法界争论的一个实务和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997.
原《刑法》规定,行为人利用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亲友为他人谋取利益,本人收受或者索取请托人财物,只要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亲友对行为人收受财物或者索取财物的情况不知情,行为人就构不成受贿罪,并且也构不成其他犯罪。2009年2月28日通过并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七)》,改变了这种状况。本文将对新增设的《刑法》第三百八十八条之一进行较为详细的剖析。  相似文献   
998.
由于裁判者所具备的知识基本属于常识范畴,而对科学证据的审判断则需要专业技术知识,这正是科学证据能够不断对刑事审判提出挑战的内在原因。两大法系应对挑战的共同途径即是以保障裁判的正当性为基本目标,通过程序的完善来弥合知识的鸿沟。我国刑事诉讼程序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已严重影响到全国大人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的贯彻和执行。因此,应以保障刑事审判的正当性为目标,改革相关程序,完善我国的刑事鉴定制度。  相似文献   
999.
一、基本案情 2006年5月间,刘永生(中山村支书,阱助镇政府移民办从事耕地测量工作)与村民李玉堂、刘玉超(已判刑)经共同商议后,将大湾镇中山村“二糖”(地名)的沙坝和荒地(属新寨水电站库区淹没区)开荒成耕地模样。随后,  相似文献   
1000.
中国作为《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和经修正的《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蒙特利尔议定书》的成员国,有着繁重的履约义务。为履行国际公约义务,中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立法。但面对消耗臭氧层物质强制淘汰期的到来,现有的立法存在诸多缺陷,不能满足国际履约的需要。为了更好地履行国际条约义务,中国正在起草制定更高级别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管理立法,并将采取一系列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措施,保证如期甚至提前淘汰应淘汰的消耗臭氧层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