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35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22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19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篇
法律   4158篇
中国共产党   461篇
中国政治   1153篇
政治理论   156篇
综合类   77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244篇
  2014年   598篇
  2013年   479篇
  2012年   557篇
  2011年   629篇
  2010年   524篇
  2009年   569篇
  2008年   390篇
  2007年   342篇
  2006年   277篇
  2005年   293篇
  2004年   208篇
  2003年   261篇
  2002年   318篇
  2001年   236篇
  2000年   211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正>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最高人民法院《意见》)第125条规定:"依照民事诉讼法第101条的规定,应当追究有关人员刑事责任的,由审理该案的审判组织直接予以判决。"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01条第3款又规定:"人民法院对哄闹、冲击法庭,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审判人员,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即是说,对哄闹、冲击法庭,侮辱、诽谤、成胁、殴打审判人员,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人,由审理该案的审判组织直接以判决的形式追究其刑事责任。显然,上述规定突破了传统的控辩对抗、法庭居中裁判的三角结构模式,底蕴着一种新  相似文献   
92.
透视"城中村"--我研究"村落终结"的方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李培林 《思想战线》2004,30(1):21-26
"城中村"是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独特现象,村落终结具有与农民终结不同的特殊机制。[1]村落终结不仅仅是非农化和工业化的问题,甚至也不是变更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问题,而是最终要伴随产权的重新界定和社会关系网络的重组。在村落研究方法方面,传统村落研究中使用"文本概括法"和"文学概括法"来处理个案调查的访谈资料,当代学者试图提炼出某种村落研究的理想类型或象限图式,但这些方法都存在着局限性。因此,需要另辟蹊径,建立一种关于中国村落终结的具有普遍解释力和更广泛对话能力的理想类型。  相似文献   
93.
经济犯罪在世界各国都普遍存在,各国的经济犯罪以及各国对付经济犯罪的措施有许多共同之处,同时又具有各自的特点,本文将对日本的经济犯罪问题以及日本政府、日本的司法机关对付经济犯罪的措施加以阐述说明,希望能对我国解决经济犯罪问题有所启示。 一、日本经济犯罪的历史演变过程 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以及战争期间日本经济犯罪的状况 中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建立了国家总动员体制。当时关于国家经济统制的基本法是《临  相似文献   
94.
95.
对司法解释工作进行法律监督若干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法律体系日益完善与健全。然而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总有一些情况在我们制定法律时没能考虑到 ,这就需要对法律进行解释。根据我国《宪法》和《法院组织法》的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分别有权对属于审判工作和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进行解释。从法理讲 ,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法律所作的解释称之为立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所作的解释称之为司法解释。由于“两高”是针对具体的工作中对如何应用法律、法令问题作解释 ,这大大方便了司法…  相似文献   
96.
潘君 《人大研究》2004,(5):10-12
对民事检察监督制度加以规范、改革和完善,笔者提出的思路是:将审判监督程序改为再审程序,再审程序只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民事案件,一类是基于法官行为导致裁判不公的案件,另一类是基于诉讼参与人行为及情势变化出现了必须改判的因素的案件。对第一类案件,再审的目的是纠正法官的错误审判行为,回复正常的审判秩序,这类案件的再审启动权属于审判监督的性质,根据我国的宪政体制和司法实际,应当统一由检察机关启动;对第二类案件,主要是给民事诉讼参与人提供一个上诉程序之后的特殊救济程序,这类案件的再审启动权应当完全由当事人掌握,在民事诉讼…  相似文献   
97.
均衡结案是法院案件流转和审判工作保持良性运作的基础和保障。近年来,上海市第一中级法院将实现季度、月度均衡结案作为审判工作的主要目标常抓不懈,取得明显成绩。2003年,该院创下了收、结、存“两高一低”新的历史记录,其中收案14856件,同比增加474件;结案15119件,同比增加712件;年终存案1335件,同比下降16.5%。从结  相似文献   
98.
地方性法规在不同类型司法审判中所处的地位不甚相同.基于法律保留原则和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地方性法规在刑事审判中不具有直接的适用性.它在刑事审判中的作用主要是经由刑法分则中的空白罪状和一些条文中的评价性要素间接进入刑事审判中的.地方性法规在民事、行政审判中所处的地位不应该是绝对的“依据”地位,而应该是类同于规章那样的“参照”地位,法院在民事、行政审判中对地方性法规的适用应当建立在违宪、违法审查的前提之下.地方性法规在司法审判中所处的“参照”地位决定了法院在司法审判中有选择地适用地方性法规的权力.法官在司法审判中适用地方性法规时要处理和解决好适用方式问题.  相似文献   
99.
司法建议作为审判职能延伸的一种形式,在消除隐患、堵塞制度漏洞、改进工作方法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但是实务操作中却存在司法建议反馈率低,司法建议认同率低,司法建议层次低的三低难题,如何破解并有效提高司法建议质量和与其相依赖的司法公信力,成摆在法院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构建司法建议公开制度显是破解该难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0.
2012年9月10日,《中国审判》杂志社2012年记者站站长会议暨部分理事单位座谈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召开。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万鄂湘作书面讲话,巴彦淖尔市市委常委、市政法委书记苏远中到会致辞,《中国审判》杂志社社长杨亚平、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宣教部部长董文濮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审判》杂志社总编辑张益民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