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3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784篇
中国共产党   86篇
中国政治   362篇
政治理论   98篇
综合类   38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54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武汉市是在1999年10月首次将听证会引入立法过程的,所涉及的法规是《武汉市外商投资企业管理条例(修正案)》。该条例由武汉市人大常委会于1991年制定,1992年开始施行。经过八年之后该条例在很多方面已不符合实际需要。随着外商投资企业在武汉市的蓬勃发展,对总投资已达63.7亿元的4  相似文献   
42.
听证程序,是现代行政程序法中的一项核心制度,是行政法治标志之一。我国在1996年制定的《行政处罚法》确立了行政处罚听证程序。我国行政处罚法的听证程序存在的问题有:听证适用范围过窄;“较大数额罚款”规定的模糊性和适用混乱;听证笔录在行政处罚决定中的作用没有规定;没有规定听证排除性条件。  相似文献   
43.
从高校招生谈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教育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高校在依据法律、法规的授权行使招生自主权的过程中,因缺乏必要的监督和制约,其权力过于自由与宽泛,极易侵害受教育者的受教育权,尤其是平等的学习机会权。高校所行使的招生自主权,实际是一种公权力,所以其行使过程中应遵循行政程序法方面的基本原则,鉴于该权力的特殊性与事后救济的困难性,在其权力行使前应引入听证制度,并加强有关教育方面的行政立法,以加强对教育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44.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重庆市信访听证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二○○五年七月十五日  相似文献   
45.
冯岑 《法制与社会》2012,(25):213-214
行政听证制度是行政程序法的重要制度,在效率为先的行政执法中极大地确保了事人的陈述与申辩权,为自然正义原则之体现.其理念价值与制度设计被引入到高工作中,正逐渐形成一项特殊的听证制度——学生听证制度.其组织方式因各个高计划、培养目标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作为一项保护学生权利的有力措施,应当具基本要素.本文从正式听证与非正式听证两个方面阐述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听应该如何完善.前者涉及学生的教育权、身份的改变等重大权益,包含了必须具备知、听证准备、听证组织会、合议以及听证记录等基本内容;后者灵活、易操作,对高校管理工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6.
"电视问政",可谓别开生面。敞开胸怀表达诉求,部门负责人现场作答,关切得到回应,问题逐步解决,情绪捋顺了,心情舒畅了,群众自然欢迎。与"电视问政"受欢迎相对应的一则新闻,也引发人们的关注。前不久,某地4位听证代表因在一场规划听证会上投票反对,会下  相似文献   
47.
政策快递     
《北京支部生活》2013,(9):69-70
法院错案国家赔偿可启动听证程序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人民法院办理自赔案件程序的规定》9月1日起施行。《规定》对因法院自身错误、违法行使职权导致国家赔偿纠纷的自赔案件审理作出规范。  相似文献   
48.
龙渊 《法制与社会》2013,(28):39-39,43
随着民主观念的逐步发展,听证制度逐渐成为了司法、立法和行政领域中行之有效的民主程序,而听证权也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民主权利。2000年我国《立法法》规定了行政立法听证制度,作为舶来品,我国既没有“自然公正”的自然法根源,也缺少“正当法律程序”的传统和宪法支持。现行行政立法听证制度还不够成熟和完善,对其研究很有理论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9.
李剑 《法制与社会》2015,(1):285-286
修改后刑诉法第九十三条规定了检察院对逮捕后羁押必要性进行持续审查的制度。该制度的落实有利于降低审前羁押率,促进公正司法。羁押必要性审查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第一,客观上刑事案件审前羁押率有很大的降低空间;第二,有利于消除审前羁押三大误区;第三,羁押必要性审查实践需要积极启动。羁押必要性应当符合刑罚标准和社会危害性标准。完善考核体系,逮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建议检察机关作为一个案件来受理,并纳入考核,检察机关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时应当听取律师意见,并履行告知义务。  相似文献   
50.
刑事附带民事判决屡成空头支票已成为常识性诉讼现象,刑事诉讼法遵循的重犯罪惩罚,轻被害人权利保障的立法理念,无疑是重要的幕后推手.消除这种现象应当重新诠释刑事司法正义之内涵,将被害人权利保障提升至应有的高度,赋予被害人选择提起独立民事诉讼或附带民事诉讼的程序权,完善公诉案件刑事和解制度,以及审前程序的财产保全制度,将刑民判决执行挂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