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59篇
  免费   194篇
  国内免费   61篇
各国政治   223篇
工人农民   253篇
世界政治   519篇
外交国际关系   303篇
法律   6586篇
中国共产党   5433篇
中国政治   7604篇
政治理论   1710篇
综合类   3983篇
  2024年   84篇
  2023年   445篇
  2022年   609篇
  2021年   917篇
  2020年   1139篇
  2019年   326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202篇
  2016年   438篇
  2015年   748篇
  2014年   1875篇
  2013年   1749篇
  2012年   1913篇
  2011年   1969篇
  2010年   1872篇
  2009年   1983篇
  2008年   2344篇
  2007年   1752篇
  2006年   1510篇
  2005年   1200篇
  2004年   851篇
  2003年   595篇
  2002年   807篇
  2001年   609篇
  2000年   388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经济社会的发展推动了自然垄断合理性理论及实践的革命,传统模式下,自然垄断企业的过去与现实已不能满足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文章从法律的角度思考自然垄断的相关问题,结合发达国家理论创新、产业改革的经验,并引入部分经济学概念论证自然垄断企业反垄断的法律监管问题。  相似文献   
7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它体现在各个领域。在立法中树立创新观念,坚持创新精神,对于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积极和重要的促进作用。一、立法坚持创新精神,为国家的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我国的立法一是依据实际情况,二是依据宪法。从总的来说,立法是将成熟了的实践或被实践证明为正确的党和国家的政策上升为国家的意志,制定为法律。但有很多时候,尤其是为了引导社会转型和达到变革的目标,需要不断地创制新的法律,以保障国家的改革和社会的发展。 立法坚持创新精神,首先,要遵循实践是立法的母亲的原则,根据我国社…  相似文献   
73.
朱德一生追求光明、追求真理,在青年时期就树立了高尚的人生价值观.他把为国家民族的解放而奋斗作为其崇高的人生价值目标;把一心为民的人民利益观作为他的人生价值取向;把坚定不移地寻找真理作为他的人生价值追求.青年朱德的高尚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历程,正是他思想不断升华和不断超越的过程.研究伟人青年时期的思想发展,对我们当代青年人建立起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74.
监管失灵与市场监管权的重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盛学军 《现代法学》2006,28(1):37-42
从中国市场监管权的制度设计看,明显存在定位模糊、设立缺乏合理考量、配置分散、监管者非专业性等缺陷,实质上是“政企不分”、行政主导的立法模式以及权力文化等体制痼疾在监管法制架构上的一种表象。因此,必须在推进市场化进程和政治改革的过程中,通过厘清政府经济职能、明晰政府经济职权的内涵和范围、重塑监管机构、设计适当的控制机制等路径,实现市场监管权的重构。  相似文献   
75.
我国改造罪犯工作面临着新的严峻的形势,从当前罪犯的构成看,存在重刑犯、累犯、团伙犯、暴力犯、涉枪犯、涉毒犯、经济犯增多的特征。要适应这种变化,必须认真分析教育改造面临的新情况,深刻分析形势和任务,在观念上、方法上做顺应性的调整。  相似文献   
76.
1997年的刑法典,统一和比较完备性是其主要特点。这是因为从1979年的刑法典到1997年刑法典期间,我国刑法发展的现状对一部新刑法典的要求。新刑法明确规定刑法的基本原则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刑法内在的统一和比较完备性;新刑法完善的体系结构体现了刑法形式的统一和比较完备性。  相似文献   
77.
《学习时报》6月6日刊登评论员文章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紧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还必须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来考虑问题。这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要坚持靠改革和发展来解决社会矛盾,警惕和防止往回看的思想苗头。当前,我国社会建设领域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后必然产生的,解决这些矛盾,关键还要靠发展。我们不能对计划经济时代以平均主义为特点的“社会和谐”抱有缕缕思恋,  相似文献   
78.
高等教育大众化给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了挑战,而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加强课程建设、理论联系实际、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和形式、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等。  相似文献   
79.
高等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和知识创新、传播与应用的基地,肩负着科教兴国的重大历史使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全面推进高等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就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和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党的作风建设实践中充满着诸多辩证关系,正确把握和揭示这些辩证关系并不断地进行理性升华,是搞好作风建设的思想前提。总结工作实践,我认为,重深入、求创新、倡自为、树形象、谋立人,应当成为高校党的干部的目标追求。一、重深入:身入与心入的辩证统一在高校,要加强党风建设,做好工作,重在深入,即深入…  相似文献   
80.
加入WTO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全方位的,它不仅给我国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带来巨大影响,也给我国的思想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提出了诸多全新的课题。认清入世后中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面对的机遇和挑战,以积极的心态把握这种机遇。用有效的措施应对挑战。是需要我们认真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