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5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篇
法律   1062篇
中国共产党   448篇
中国政治   582篇
政治理论   152篇
综合类   48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221篇
  2011年   241篇
  2010年   198篇
  2009年   237篇
  2008年   240篇
  2007年   186篇
  2006年   184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1.
要探索、发现、遵循和运用干部工作规律。干部工作的规律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干部工作本身的规律,另一个是干部个人的成长规律,这两个规律是干部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在干部工作中,认识、发现、掌握、遵循和运用这两个规律,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做好干部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正确识人、准确用人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12.
牟宗三先生对荀子思想的关注在其学术历程的第三阶段占有重要位置,<荀学大略>是其中最为系统的著作.在这部著作中,牟先生分析了荀子的性恶论和隆礼重法观念,认为荀子之学注重客观精神的建构,对儒学的未来发展具有相当的意义.  相似文献   
913.
科学发展观是近年才提出来的,但是,科学发展的实践要求是始终存在的。在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制度下讲科学发展的要求,就是要把遵循经济发展自身的规律和把经济发展与实现人民的物质利益统一起来。这种统一的客观必然性是由党的性质和执政的任务、目标、价值取向决定的。通俗的表述就是邓小平同志制定的“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为核心内容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914.
出具虚假证明是伪证罪和包庇罪中共同具有的一种行为方式,其侵犯的客体,犯罪主体(行为人),犯罪的客观行为都有相同之处,但出具虚假证明在伪证罪和包庇罪中是截然不同的。  相似文献   
915.
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领导干部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问题,就不可能领导好改造客观世界的工作。”在这篇重要讲话中,要求领导干部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从理论层面上看,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三者,最为关键的是权力观。权力观是人们对权力性质、归属及本质的理性认识,权力观是指导权力主体对权力的使用和运行。人们所掌握的权力决定着其地位和利益,没有权力无从谈到地位和利益。从“三观”的制约关系看,领导干部权力观问题解…  相似文献   
916.
胡世明 《淮海论坛》2006,(4):F0002-F0002
党校的改革必须坚持党校姓党的基本原则。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按照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客观需要,围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进一步做好我们党执政骨干的教育培训工作.是新阶段新形势对党校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917.
尤东亮 《中外法学》1992,(6):27-29,38
<正> 推定是证据法中的概念,是指按照思维逻辑或者法律,从已经确定的事实必然推断出未知事实和结论的诉讼行为。推定分为三种:第一种为不可反驳的,即绝对的推定。这种推定不能被任何反证反驳。严格说,这不是证据问题,而是法律原则问题。如,世界各国立法中关于默认的推定规定就是绝对推定。第二种为可反驳的法律推定,即相对的推定,这种推定允许当事人举证否认推定的结果。它以决定当事人是否承担法律责任为结果。如,当事人行为能力的推定。第三种为事实上的推定,它也是相对的法律推定,即对事实的判断,它可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设立、变更、中止。如,宣告失踪,宣告失踪人死亡,离婚诉讼中的感情判断等。推定是人类长期审判活动和与之紧密相连的人类物质生活在审判程序上及在实体立法上的科学总结和运用。审判实践告诉我们,没有推定就没有审判。另外,只有使用推定,才能对疑案进行正确处理。稍有经验的司法工作者,都不能不承认,无论在刑事上,还是在民事上都存在疑案,就大多数案件来说,即使不是疑案,也常常有无法认定的事实和情节。而这只能靠推定去解决。但是,我国的诉讼法却偏偏没有推定的规定,甚至连与推定相类似的  相似文献   
918.
视觉电生理与客观视功能检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Liu RJ  Zhu GY  Fan LH 《法医学杂志》2002,18(2):115-117
对视觉电生理在客观视功能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主要是图形视觉诱发电位和扫描图形视觉诱发电位在客观视力测定,及多焦视觉诱发电位在客观视野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19.
是否构成伪证罪,其关键就在于明确构成该罪实行行为的"虚假陈述"的含义.对此,有以行为人主观记忆为标准的主观说,也有以陈述是否最终符合客观事实为标准的客观说.比较妥当的观点应当是只要经过宣誓的行为人故意做出有违自己记忆的陈述,无论该陈述是否最终符合客观真实,均可构成本罪.  相似文献   
920.
法理学上通行的违法行为构成"四要件说"是对刑法学犯罪构成理论的机械照搬,不仅存在众多逻辑错误,而且严重脱离立法和司法实践,错误的原因主要有研究角度错位、误解违法行为与法律责任的关系、无视理论与立法的发展成果等.文章通过对违法构成"四要件说"的反思和批评,认为应以司法或行政执法为研究角度、以违法客观性为基点、以法律规范为依据,重构违法构成要件理论,为部门法研究具体违法构成提供一般指导,并由此而提出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只应是一个--行为的客观方面,"四要件"中的客体要件、主体要件、主观要件都应当予以排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