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2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篇
法律   1060篇
中国共产党   447篇
中国政治   582篇
政治理论   152篇
综合类   48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221篇
  2011年   241篇
  2010年   198篇
  2009年   237篇
  2008年   240篇
  2007年   186篇
  2006年   184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61.
大陆法系的客观证明责任制度是在职权主义诉讼中产生的一种裁判依据;大陆法系的抽象的主观证明责任与英美法系的说服责任有一定的对应性,一旦其与证明标准结合起来,客观的证明责任就失去了用武之地;大陆法系的具体的主观证明责任和英美法系的提供证据责任具有部分的对应性。两大法系证明责任的合理分配都必须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962.
刑法实践中的归责问题首先是一个行为及其结果是否与法律的要求相冲突的违法性问题,而违法乃是一个法益侵害与规范违反相统一的结构,当行为客观上造成了法益侵害的结果时,行为人是否应当对该结果负责,首先决定于行为是否违反规范,而规范违反并不是抽象的,按其实质内容而言,亦即行为人的行为对行为对象制造了不被允许的风险。故客观归责理论乃是违法论中的归责理论或归责理论化了的违法论。由于构成要件并非构成特定结果之原因的构成要件,而是构成特定之违法、有责行为的构成要件,故客观归责理论并非判断因果性的理论,而是一种判断犯罪构成符合性的理论。  相似文献   
963.
刑法中的客观归责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观归责理论是目前德国刑法学界研究的时尚理论.根据该理论,如果行为制造了危及行为客体而为法所不容许的风险,并且这个风险实现了构成要件的结果,那么这种由人的行为所导致的结果是可归责的.客观归责理论是一个正处于发展之中的理论,其所开创的新的诠释方法对犯罪理论具有积极意义,但其本身也存在着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研究这一理论,对我国刑法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64.
德国犯罪论经过“古典犯罪论体系”、“新古典派及目的主义的犯罪论体系”,逐步实现从客观到主观,从形式到实质的转变。在这一漫长发展路程中,“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有责性”的递进式犯罪论体系不断成熟与完善,也受到挑战。其中贝林格、迈耶、梅茨格尔、威尔泽尔、阿道夫.默克尔等学者在两个关键问题上进行了持久的硝烟弥漫的争论。本文笔者试从德国犯罪论的变迁来分析其发展趋势,并探讨变迁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965.
非法侵入住宅罪的构成及追诉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住宅具有私人领地的属性,非法侵入住宅的行为必须受到处罚。非法侵入住宅罪的保护法益是住宅安宁权。理论上可以将“侵入”行为分为两种:一是未经住宅主人允许,强行进入他人的住宅;二是进入住宅时主人并不反对,但主人要求他退出时拒不退出的。作者认为,在我国今后的刑事立法中,应当将强行进入他人住宅与不退出他人住宅分别加以规定;应当将非法侵入住宅罪列入亲告罪的范围。  相似文献   
966.
薛育卿 《中国司法》2006,(12):80-8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福建省委省政府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福建发展  相似文献   
967.
妨害公务罪客观方面若干疑难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妨害公务罪的成立以公务的合法性与适时性为前提。公务是否合法应从实质与形式两方面 ,由法官以行为时为标准来进行判断 ;公务正在依法进行的期间则是从公务人员已经着手实施为了某项具体公务所进行的准备活动时起 ,直至整个公务活动实施完毕 ,公务后果稳固之时止。而本罪客观方面所指的暴力、胁迫 ,其含义、程度都有待于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968.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与时俱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思想政治工作的与时俱进是指思想政治工作也要随着客观实践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变化自身的内容和形式、方针与原则、方式与方法等。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性具有客观必然性 ,遵循相应的根本原则。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首先是树立大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 ,唤起全党全社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重视 ,不断提高主体自身素质 ,思想政治工作应当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要重新认识客体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969.
一、挪用公款罪中“挪用”的理解与认定 法是以一定的文字为载体的。按照字面含义,“挪”指移动,“用”指使用,“挪用”就是指移动地用,即改变款物的本来用途,而将其转移作其他用途。挪用公款罪中的挪用就是指违反国家财经管理制度,改变公款本来用途的行为。这里的挪用强调的是擅自挪用,包括挪作私用,也包括挪作其他公用。有学者认  相似文献   
970.
曲玉国 《中国司法》2002,(11):54-55
现代经济的开放态势,经济全球化已成必然。这一大势,是由知识经济浪潮所涌动的。从经济发展角度来观察法律规范,尤以公证规范对经济发展对社会进步促进作用最为明显。且公证与社会道德规范又有紧密联系。公证通过监督证明作用既能为经济服务又能为弘扬先进的社会道德服务。正是基于此,经济全球化对公证规范的需求则成为客观必然。公证规范源于古罗马,发达国家的公证制度和公证规范已然完善。而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和当代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了公证事业的发展,公证规范和公证制度亟待健全和完善。而加入WTO以后,贸易一体化将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