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3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23篇
工人农民   13篇
世界政治   8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6篇
法律   1125篇
中国共产党   431篇
中国政治   746篇
政治理论   273篇
综合类   66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71篇
  2012年   260篇
  2011年   281篇
  2010年   237篇
  2009年   290篇
  2008年   326篇
  2007年   296篇
  2006年   254篇
  2005年   273篇
  2004年   275篇
  2003年   178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建立完善而有效的法治监督制度是法治社会和实现宪政的基础与标志。本文从宪政体制下的法治社会的基本特征出发,分析了我国监督体制的基本框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62.
论犯罪过程中的信息转移原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物质交换原理和信息论分析是侦查学的重要理论与研究方法,但各有重大的局限与不足。本文在分别检讨这两大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犯罪过程中的信息转移原理的构想,剖析了犯罪过程中信息转移的必然性、内涵、构成及模型,并简单阐述了该理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3.
十六大所确立的主题和基本内容 ,为建设以民主政治为核心的宪政国家指引了方向。十六大报告的主旨将在六个方面对宪政的发展产生影响 :小康社会初步奠定宪政的社会基础 ;扩大基层民主是宪政建设的立足点 ;完善财产制是对宪政经济基础的巩固 ;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以及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是宪政必备的两个要素 ;解决“三农”问题和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是宪政实施的社会环境保障。  相似文献   
64.
对来信来访者心理进行分析 ,掌握其信访动机和信访期望 ,分析其在信访过程中的心理特征 ,从而有针对性地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 ,以及分析纪检工作者在处理来信来访过程中的心理反应及变化 ,探讨纪检信访工作者消极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其防治方法 ,是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学在纪检信访工作中的具体运用。把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学运用于纪检信访工作中 ,就会大大提高纪检信访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5.
十六大报告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是理论创新的典范。报告中许多关于民主、法治、公民基本权利方面的新提法、新突破,是宪法理论和宪法思想的新发展,必将对我国宪政的发展和创新产生积极的影响。一、理论创新与宪政建设宪政是国家依据体现现代文明的宪法进行治理,以实现民主原则为主要内容,以厉行法治为基本保证,以充分实现最广  相似文献   
66.
一、混凝土板块断裂的原因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以其强度高、刚度大、耐久性好、养护维修费用低的特点,在城市道路建设中被大量的采用。温度应力与荷载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弯强度时,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就会产生断裂。造成混凝土板块断裂的原因很多,如在混凝土板块早期开裂断板中,原材料不合格、基层标高失控和不平整、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施工工艺不当等,均会造成混凝土板块早期产生裂缝。在使用期开裂的断板中,设计不当、超重车的影响、路基不均均沉降、基层失稳、排水不良等也能造成混凝土板块使用断裂。但在实际维修过程中,造成混凝土板块断裂…  相似文献   
67.
村民自治:中国宪政制度的创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村民自治制度是对中国宪政制度的重要创新。它是为了解决国家与社会分离过程中出现的紧迫性公共问题而对治理体系的变革;变革的特点是向基层社会和公民让渡和下放部分治理权。结果是公民不仅通过自己的代表间接行使对国家的管理,而且可以通过自治组织直接行使对本社区公共事务的管理。中国的宪政体制因此具有上层间接民主和基层直接民主双层复合、国家代议民主和社会直接参与双重复合的特点。村民自治制度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建设,在中国宪政制度的程序性民主建设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并要求加快国家层面的代表制民主建设。  相似文献   
68.
可知性悖论不仅对认识论中的可知论提出了挑战,而且为逻辑学提出了一个难题.哲学家和逻辑学家们为了解决可知性悖论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解决方案,如直觉主义逻辑的方案、弗协调逻辑的方案、情境理论的方案、语形限制的方案等,但是这些方案都未能完满地解决这一难题,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9.
论社会主义宪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宪政发源于西方的事实,使社会主义中国的宪政建设面临诸多理论问题。宪政具有极强的地域性,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贡献,但可以与社会主义兼容。宪政核心的价值是限制政治权力,保护人民的自由。社会主义宪政与资本主义宪政一样,同样追求权力的限制和自由的保护。但二者在防止国家权力侵犯个人自由的制度设计上存在本质区别。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政,必须保证宪法的正当性,建立一套违宪审查机制,同时还要培养公民的宪政意识。  相似文献   
70.
隐私、自由、宪政——对两起案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两起案例入手分析了隐私权、自由与宪政的关系.隐私不仅是自由的终极价值之一,而且对自由有重要的工具价值.在现代社会中,宪政是保护隐私最有效的制度,它的价值预设和制度安排不但可以很好的保护隐私而且可以使隐私权保护的范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