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4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34篇
各国政治   63篇
工人农民   22篇
世界政治   1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90篇
法律   1315篇
中国共产党   702篇
中国政治   1245篇
政治理论   587篇
综合类   105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148篇
  2014年   270篇
  2013年   278篇
  2012年   416篇
  2011年   391篇
  2010年   350篇
  2009年   413篇
  2008年   452篇
  2007年   391篇
  2006年   340篇
  2005年   348篇
  2004年   335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张遂  雷建国 《行政与法》2007,1(9):84-86
国家刑罚权是一柄双刃剑,既能保证人权,也容易侵犯人权,因此必须以宪政的精神对刑罚权予以规制,特别是要以正当法律程序对其规制,使刑罚权更加谦抑、更符合人道性,这也是契合宪政之道的。  相似文献   
62.
李秋高 《时代法学》2006,4(6):33-37
弹劾制度是西方宪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弹劾制度的历史发展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民主监察,弹劾制度在古希腊、古罗马的萌芽;权宜之计,弹劾制度在英国的产生;精心设计,弹劾制度在美国的成熟;技术革新,弹劾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  相似文献   
63.
就业是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之一,本文以就业为逻辑起点,对大学生就业的形势动向和特点进行了详实的分析,并结合高校在大学生就业教育管理中的职责,系统提出并阐述了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应对策略,引发了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64.
辩护制度:力求在宪法与刑诉法中良性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政的本质是对国家权力的限制,以保障个人的基本权利。人的基本权利通过宪法和法律来表达,也需要宪法和法律予以保障。因此,一方面,各国在宪法上明确规定辩护权等个人基本权利的同时,设定无罪推定等保障机制奠定辩护权的根基,另一方面在刑事诉讼法中规定辩护权的具体行使方式,保障辩护权的行使效果。在现代宪政国家,辩护制度在宪法和刑事诉讼法中力求良性互动。辩护权由一种诉讼法规定的程序性权利演变为宪法和国际法规定的基本权利,体现了当今宪法和国际法在辩护权保护方面与刑事诉讼法的互动与一致。美国早在1791年美国宪法修正案第6条规定:"在所有的刑事诉讼中,被告指控者享有……辩护律师帮助的权利",并在各州宪法中予以确认。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认为,被告人权利中律师辩护的权利是抗辩式诉讼程序的基石,有专业的辩护人代理被告人案件是抗辩式诉讼程  相似文献   
65.
66.
67.
哲学的自我追问,即对“哲学究竟是什么?”的追问,是哲学中最为核心的问题。哲学的自我追问具有双重的意义:一方面,这种追问将引导我们走进哲学理论的核心,去理解哲学、把握哲学的理论本性;另一方面,这种追问又迫使我们立足哲学当代发展的前沿,展望哲学未来发展的趋向,构建自己的哲学理论。  相似文献   
68.
《人大建设》2010,(4):52-53
人民宪政的曙光 “1954年9月20日下午5点55分,我作为宪法起草委员会办公室资料组的工作人员,亲眼目睹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许崇德说:“毛泽东和代表们一起坐在代表席,周恩来总理主持的投票会。  相似文献   
69.
从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完整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理念,到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在讲话中概括其基本特征,再到今年3月"两会"期间成为热门语汇,短时间内和谐社会为国内外所广泛关注,既标示党对理想社会状态的不懈追求,同时亦显示当前中国社会存在着诸多不和谐的问题.怎样构建和谐社会,成为对党的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  相似文献   
70.
人民主权作为宪政的支持和灵魂无疑是政治文明发展和转型的渊源,并构成了近代政治文明的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