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4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2篇
各国政治   19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57篇
外交国际关系   33篇
法律   910篇
中国共产党   260篇
中国政治   462篇
政治理论   203篇
综合类   47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88篇
  2011年   193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231篇
  2008年   255篇
  2007年   231篇
  2006年   201篇
  2005年   214篇
  2004年   237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论通信自由的宪法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素华 《法学家》2005,(3):69-76
信息时代,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通过电信、因特网"无边界"传播,为人类言论表达自由、经济、文化信息的交流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信息的"无边界"的传播是以通信自由基本人权的实现为基础的.今天研究通信自由的宪法保护,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992.
宪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一个核心要素.西方近代以来主要的五种宪政理论各自面临着不同的理论困境.罗尔斯的政治自由主义在"政治"的基础上开创的一种"共和"式宪政理论对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93.
随着时空环境的改变,1946年底在南京制定的“中华民国宪法”的政治角色与功能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台湾多数民众对这部“宪法”有他们的感情和坚持,对此我们需要在一个中国原则下予以尊重和包容。如何客观评价这部“宪法”中的积极成分和合理内核,如何深入了解台湾地区“宪政改革”的政治本质,是两岸最终完全统一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和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4.
通过对戊戌变法运动的亲身考察,一方面,伊藤反对清朝改革急切冒进,主张进行合乎秩序、循序渐进之改革,希望清朝最终建立立宪政治;另一方面,伊藤认识到清朝多年之积弊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且处于列强环俟之中,面临列强瓜分之危机,改革之良机已错过,仅依靠腐朽的清政府进行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很难取得成功。伊藤对清政府建立立宪政治的前途抱持怀疑态度。清末新政之际,随着伊藤对清朝宪政运动的深入了解,他进一步认识到清朝建立立宪政治的困难性,深感清朝立宪政治的建立并非易事,受各种因素制约,成功可能性极小。甚至相反还会由此引起国内动乱或革命,导致政权倾覆。连日本亦受其波及,发生不可预测的变动。  相似文献   
995.
宪政是将宪法文本化的意识形态从应然走向实然的政治过程和政治形态,是现代民主国家的价值选择和理想状态。宪政的首要且最终目的是控制公权,保障私权。由于公权的天然膨胀性,依法行使公权仅靠政府的自控往往是不够的,服务于宪政模式的"控权"思想应运而生,"控权"应该成为实现宪政的必要途径和重要手段。本文着重从"控权"思想这一角度对现代我国的宪政实践进行讨论和思考,以期为我国宪政的完善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996.
所谓民生,就是人生存的全部需求和发展的普遍需求。我国正面临的严峻的民生问题:在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胡锦涛主席将人民理想的生活现象描述为"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明确指出我们的政府应该充分保障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劳动的权利和享有社会保障的权利。  相似文献   
997.
陈纯柱  林莘 《探索》2012,(2):61-65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断探索民主宪政的道路,虽然遇到了许多坎坷,但初步建立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宪政体制。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宪政发展历程中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中国的宪政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制定出好的宪法是宪政建设的前提;坚持宪法至上的原则,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以保障宪法的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为宪政发展带来了支撑和动力;完善法制,构建制度化、程序化的执政机制是宪政发展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998.
2010年11月22日,一则消息震痛了学术界乃至全社会:著名宪政学者蔡定剑于该日凌晨3时离开人世,年仅54岁。我与蔡先生早就相识且交往颇多,虽然早就知道他患上晚期癌症,但还是无法接受眼前的事实,接下来的几天,我的心仿佛一直有一股莫名的泪水在流淌……  相似文献   
999.
宪法作为一纸契约,是各方利益主体相互协商、妥协的产物。1921年湖南在制定省宪的过程中,由于制宪各方在省议员名额分配和省长选举办法上僵持不下,省宪审查会破裂,宪法草案几近流产。最后,由于各方的相互宽容、妥协,宪法草案终于得到通过。故宪政的妥协不是偷安,而是双赢。在立宪时,妥协是一种立宪的技艺,更是立宪成功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00.
孙中山的宪政思想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政治思想和主张的集中体现,基本内容包括三民主义的政治纲领,“自由、平等、博爱”的平等观与自由观,“五权宪法”与权能分治,以及“革命程序论”。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集中体现了他的宪政主张的核心内容。“自由、平等、博爱”是孙中山的一贯主张,也是孙中山民主宪政思想的基本内容。“五权宪法”与权能分治是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在宪政主张中的具体体现,也是孙中山宪法思想的具体体现。孙中山关于“革命程序”的设计,是力图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探寻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孙中山的宪政思想是近代中国民主主义和民权主义思想的结晶,在中国宪政史上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