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25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155篇
中国共产党   18篇
中国政治   45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5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宪法这门课程理论性很强,主要采取课堂教学的方式,相对于其他课程的改革力度不大,办法不多。教师对于宪法教学改革有畏难情绪,学生学习宪法学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尽人意。本文针对高校宪法教学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对宪法教学目标和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重点探讨宪法教学方法的改革,对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进行思考,然后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为高校宪法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2.
不同于启蒙哲学的政治公约主义,当代我国的“政治宪法学”研究兴起的是一种“政治私约主义”.这一思想集中体现于围绕《清帝逊位诏书》法学解读提出的“私约建国论”.私约建国论的宪政理念在于,否认暴力革命的建国正当性,诉诸于统治精英的政治妥协和非暴力的和平改良,以期对抗民族分离主义的政治主张.但是在政治正当性上,政治私约主义难以对抗政治公约主义,私约建国论不仅难以经受内部的代表性质疑,也无法对抗外部的分离主张.这一宪政理念源自于清末民初的立宪派思想,植根于英国政治的“辉格史观”.其理论困境的根源,在于否定和放弃了原本存在的宪政共识,因此难以获得普通认同的正当性根据.要摆脱政治私约主义背后的寡头政治原则,需要将政治正当性奠基于革命建国这一共同接受的宪政共识.  相似文献   
24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要求,并强调"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从而为我国今后的法治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公法学研究的繁荣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机遇。财政税收是公法学视阈下的重要理论命题,但过去公法学领域对该问题的研究尚显得薄弱。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关于完善我国财政法律制度的重大部署和具体设想,则为相关研究向纵深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性指引,本组文章尝试从财政宪法学的角度对公法学研究的转型与发展做一粗浅探讨与思考。  相似文献   
244.
中国30年来的宪法学教学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之伟 《法律科学》2007,25(6):12-22
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中国宪法学教学和研究,从根本上说是围绕着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82宪法的形成、解说、实施和修改进行的,当然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后者发展状况的局限.中国的宪法学教学和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宪政实践还不能提供必要而足够的研究资源,宪法学教学和研究缺乏现实的推动力.近年来,中国宪法学教学和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这些新的发展趋势适应了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引领着中国宪法学教学和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245.
一、学习宪法的重要意义宪法学是研究宪法这一特殊现象的法律科学。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是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在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宪法处于核心地位,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基石。因此,学习宪法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首先,人人都要学习宪法。作为中国公民,都应学习和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次,宪法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再次,宪法作为一门学科,是法学的基础。最后,宪法课也是爱国主义教育课。二、学习《中国宪法概论》的方法2003级法律专业大专班学员,使用的…  相似文献   
246.
对“乙肝歧视”一案的宪法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国第一起因“乙肝歧视”引发的行政诉讼已经引起了社会普遍的关注。本文认为,报考公务员的行为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就业权,对报考公务员的资格进行限制有其合理的一面,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是对公民平等权的侵犯。作者试从权利和利益平衡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247.
徐祥民等人在其所著的《中国宪政史》一书中提出了百年宪政史留给宪法学界深深思考的两个问题:先进的宪政理论与落后的公民之间的矛盾、共通的法治理论与具体的国情之间矛盾。中国的宪法学要想向世界贡献点什么,就应当在解决上述两大问题上下工夫,使宪法学真正成为一门在实践中有广泛应用价值的学问,使宪法真正成为与广大公民的生活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的大法。  相似文献   
248.
宪法学基础性研究中易出现的错误是混淆宪法现象和宪法学概念 ,将立宪社会现实生活的矛盾、宪法矛盾和宪法学中的矛盾混为一谈 ,误解被抽象对象与抽象结果之间的关系 ,不懂得什么是抽象力以及如何获得和运用抽象力。《法学研究》2 0 0 1年第 4期上发表的周叶中等所写的《宪法学理论体系的反思与重构》一文 ,为这类典型错误提供了种种可用以剖析的例证。  相似文献   
249.
第三届北京高校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生论坛于2006年9月23日下午在中国政法大学召开,此次论坛由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基地承办。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法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的博士生参加了本次论坛。此次论坛的主题是“法律的实施与保障———以《行政许可法》为例”。与会博士生结合《行政许可法》并围绕“法律实施中的问题”和“如何有效保障法律的实施”这两个专题进行了探讨。一、《行政许可法》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陆伟明认为,《行政许可法》的实施…  相似文献   
250.
2007年6月16日,南京市凤凰台宾馆瑶华厅内掌声阵阵,第三届“中国宪法学基本范畴与方法”学术研讨会在这里隆重开幕。这次会议是继2004年首届和2006年第二届同主题会议之后的又一次“小规模、高层次、强效率”的学术盛会。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上海《法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