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46篇
  免费   288篇
  国内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91篇
工人农民   25篇
世界政治   19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5篇
法律   4836篇
中国共产党   769篇
中国政治   2079篇
政治理论   434篇
综合类   1566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79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420篇
  2014年   831篇
  2013年   567篇
  2012年   707篇
  2011年   625篇
  2010年   595篇
  2009年   704篇
  2008年   719篇
  2007年   599篇
  2006年   560篇
  2005年   579篇
  2004年   789篇
  2003年   453篇
  2002年   407篇
  2001年   254篇
  2000年   218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81.
《党建文汇》2004,(4):4-4
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引下”修改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修改为“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之后增加“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2.
《支部生活》2004,(5):46-47
  相似文献   
183.
论经济权利的宪法保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权利是由传统的自由权性质的经济自由发展而来的新型权利,它具有国民要求国家积极作为的社会权性质.出于保障公民独立的经济地位的需要,现代宪法中的经济权利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逻辑自足的复合权利,主要包括劳动权、财产权、社会保障权.其中财产权是对传统的经济自由的吸纳,劳动权、社会保障权则是新发展出来的社会权,目的在于弥补传统经济自由的机会平等的不足,为公民的独立经济地位的形成创造条件平等.经济权利的宪法保障也呈现出多样性,对财产权的保障仍然延续了传统的妨害请求的模式,而劳动权、社会保障权则依照国情,采用方针条款、宪法委托、制度保障、作为请求等复合模式.就我国宪法来看,经济权利的性质和内涵仍存在争议,宪法保障仍不完善.  相似文献   
184.
1953年毛、梁之间发生的纠纷,是一场关于时政问题的思想交流和观点碰撞.但从宪政史的角度去考察,该事件至少有三个方面的意义:第一,在共和国宪政史上,首次将立法机关的代表在立法机关会议上的言论免责权缺乏宪法保障的问题尖锐地提了出来;第二,创设了一个有中国特色的为各国宪法规范所没有的宪政权力--批评和政治批判权;第三,确立了日后相当长时期内宪政生活以毛泽东个人为核心的中国宪政格局.  相似文献   
185.
对现行中国户籍制度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户籍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我国历史上曾经发挥过一定积极作用,现行户籍制度的本质是与计划经济制度是一脉相连的。我国的户籍制度与西方的户口管理存在着差异,户籍制度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户籍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6.
简论人民调解协议的性质与效力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江伟  廖永安 《法学杂志》2003,24(2):10-11
人民调解是我国重要的法定纠纷解决方式。人民调解不具有民事合同性质 ,它也有违效原则。对民事调解还应通过立法设置法定程序 ,使调解协议获得一种执行力。  相似文献   
187.
我国的少数民族,除了大部分聚居在边疆和民族自治地方外,还有回、满、蒙古、苗、彝、瑶等民族约两千多万人散居、杂居在全国的城镇和农村。散杂居少数民族工作是整个民族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散杂居的少数民族工作,根据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律,切实保障散杂居少数民族的平等权益,使散杂居少数民族经济文化有了空前发展,人民生活有了较大改善。从立法上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国务院颁布了为数可观的法规,一些部委制定了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从行政上看,国家建立…  相似文献   
188.
许志永 《团结》2003,(3):18-20
我对于收容遣送制度的关注开始于我对农村问题的关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最沉重的问题是农村问题,而对于农村问题的关注如果仅仅停留在农村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中国已经步入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规模的城市化道路,大量农村问题已经表现为城市边沿问题。几年来,从关注村民自治和农村土地问题开始,很自然我也就开始了对农民来到城市的生活状况的关注,包括他们的希望,也  相似文献   
189.
1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