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1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16篇
工人农民   23篇
世界政治   164篇
外交国际关系   24篇
法律   1729篇
中国共产党   500篇
中国政治   977篇
政治理论   403篇
综合类   77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318篇
  2013年   338篇
  2012年   347篇
  2011年   398篇
  2010年   313篇
  2009年   375篇
  2008年   416篇
  2007年   381篇
  2006年   296篇
  2005年   219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我们常说,正义不仅要得到实现,而且要以人民看得见的方式得到实现。如何让人们在刑事审判中感受到刑法的温度、看到正义的实现,刑事裁判文书就是一个重要标尺。  相似文献   
122.
123.
中国法治化的正确道路,必须是一条传承传统和兼容并蓄之路。我们在学习西方优秀法律文明的同时,也要吸收本土文化传承下来的精髓,这条路是一条情理法融合之路。同理,就个案而言,我们所要追求的正义也是一种情理法融合之下的正义。为此,首先需要充分理解情理法的基本含义、基本关系,其次要把情理法融合的理念贯彻到个案正义的具体实现环节中去,刑事个案正义应在前提性环节、支撑性环节和保障性环节等三个环节中的动态循环过程中实现。这是在法中融合情理精神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4.
时代发展与技术革新给刑事法治带来巨大挑战,刑事个案正义作为一项司法理念有必要加以重申。从内涵上看,刑事个案正义强调案件事实与法律规范中事实要素和价值要素的双重符合,是特定人群在现阶段普遍正义理念下的共识重叠,因而是一种形式正义和实质正义的有机统一,能够起到保障人权、优化司法体制、回应新时期社会治理需要等积极效果。但由于刑事立法中抽象危险犯、不作为犯等罪名的数量不断增加,刑事司法的机械化倾向以及刑法向社会治理法的转变存在潜在风险等因素的制约,目前我国刑事个案正义的实现陷入困境。未来可以从坚持刑法谦抑性、警惕社会治理过度刑法化,秉持实质刑法观、严格落实形式入罪、实质出罪的刑事司法标准,发展行刑社会化等方面入手,充分实现刑事个案正义的应有价值。  相似文献   
125.
实现社会公正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处理好效率、公平和正义的关系.作者认为,我国目前大量社会问题的根源在于社会正义的欠缺,政府向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严重不足.围绕社会正义实现而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应成为新一轮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6.
公益诉讼法律化后的宏大法律图景未能在行动中的实践成为可视的制度实在,公益诉讼法律条款基本处于休眠状态。主要原因在于立法者推崇实用主义和渐进式功利主义的改革路线和利益导向机制,严格限定公益诉讼的主体范围,将大量主体阻隔于法院大门之外,割裂协调有序的公益诉权主体链条,致使公益诉讼无法实效发挥制度机能。公益诉讼的制度化或者再制度化可将权利生成和整体正义作为指引公益诉讼精细化发展和长远性发展的基本功能导向,适当开放公益诉讼通道,建构行政机关、检察院、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的多元互补的原告主体体系,并在现有法律框架内务实而理性地探求主体扩张的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127.
浅议柏拉图的“理想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理想国》中讨论的几种正义观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剖析柏拉图的正义城邦的内涵,以及正义城邦实现的必要条件即哲学家治国的主张。本文认为,柏拉图提出的“理想国”设想有着深刻的哲学基础和社会基础,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但亦有不足。  相似文献   
128.
侵权行为法归责原则演进的法理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侵权行为法归责原则的演进适应了民法从个人主义本位向社会本位的转变。演进的过程从个人的视角观察,实现了人的解放与发展;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体现了以效率为追求的进化性发展路径。归责原则的演进实现了司法视角的转换,但无过错责任原则并没有否定矫正正义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29.
本期编发的一组文章,主要围绕财政宪法学的各个层面展开讨论。公共财政问题在当代中国的理论和实践中已经引起广泛关注。然而,从宪法学角度探讨这一问题却不多见。同时,在宪法学领域分工日益细致过程中,财政宪法学主题的提出也应时而生。本组笔谈中的前两篇论文侧重于对财政宪法学理论框架的描述,澄清了目前对该学科的误解,但作者的思考路径各有差异。第三篇则通过对预算法律说的辨析,提出预算在我国宪法中并不认为具有法律性质,但不影响其法律效力。后两篇则对税收原则进行了宪政解读,当然观点和论证有很大不同。由此,从学科到具体问题,财政宪法学的轮廓渐渐清晰。  相似文献   
130.
新书     
《诗性正义》作者:徐昕定价:29元出版:2011年8月本书作者是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他将自己近10年写的随笔收入这部集子,这些文字触景生情,发于心而运于笔,既写人写事写物写景,也写感写情写思写意;沿诗性智慧之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