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7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20篇
世界政治   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779篇
中国共产党   236篇
中国政治   782篇
政治理论   82篇
综合类   23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215篇
  2011年   226篇
  2010年   196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正实施"跨越争先",是阜宁县委县政府结合实际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为积极推进全县"跨越争先"的实施,县政协发挥委员作用,充分履行职能。——搭建平台,发挥优势,积极为"跨越争先"建言献策。县政协积极为委员履职搭建平台,在委员中组织开展"园区"论坛、  相似文献   
82.
焦建华 《江苏政协》2012,(12):35-36
中共十八大是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描绘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宏伟蓝图。作为基层政协组织,要以中共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紧密联系工作实际,与时俱进凝聚共识,认真履行职能,积极发挥作用,在服务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不断开创基层政协工作新局面。一、凝聚共识,始终坚持基层政协正确的政治方向。学习贯彻  相似文献   
83.
张丽珍 《北方法学》2011,5(6):119-125
替代条款要求在案件与一国有更密切联系时,排除冲突规则对案件的适用,发挥最密切联系原则的矫正功能。替代条款是法律选择的灵活性超越确定性的明证,是"方法"对"规则"的融合和革新,是英美法的自由裁量主义和大陆法的严格规则主义的较量。替代条款的盛行同样诠释了法的正义价值和安全价值之间博弈发展的古老命题,彰显了法律现实主义在冲突法领域的一度勃兴和鼎盛。《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在合同领域没有采用我国已有立法和各国立法中的替代条款,实为一大憾事。  相似文献   
84.
李芳 《中国审判》2021,(2):54-55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2020年12月4日上午,福建省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举行宪法宣誓仪式,全体干警在院长陈明的带领下,高举右拳,庄严宣誓。一场宣誓仪式,就是一次思想洗礼。  相似文献   
85.
瑕疵担保责任制度起源于罗马法,在比较法继受中,大陆法系采取"双轨制"规范标的物的瑕疵担保责任,英美法系以违约责任统一规制。我国《合同法》第111条被认为是关于"(物的)瑕疵担保"的规定,《民法典》"违约责任"一章中第582条承继了这一规定,将"质量不符合约定"修改为"履行不符合约定",发生同样的法律效果,即通过违约责任规制标的物的瑕疵担保责任。这一修改主要起到了完善违约责任体系、呼应实质"债法"体系的作用,并进一步明确了这一法条的解释范围应限缩于"物的瑕疵担保"。这一修改对于瑕疵担保责任制度中违约救济方式变动不多,主要是调整了其前后顺序;当事人可以自主选择补救措施,但应以诚实信用原则作为准则;退货应当区分合同与交易情况,其所获赔偿数因不同情况有不同范围;对于减价与损害赔偿只能择一请求。  相似文献   
8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502条明确赋予了法律和行政法规设定作为合同生效要件的行政审批的权力。行政审批作为合同的生效要件打破了“合同成立即生效”的一般原理,一定程度上充当了合同自由的边界。作为合同生效要件的行政审批属于私法形成性行政行为,其目的在于公共利益。然而,这种制度设计可能存在影响私法自身的内部逻辑、行政权不当越位、诱发机会主义行为等制度隐忧。对此,应当寻求符合管理目的的唯一与最优选择,通过行政审批合理管控合同的履行,并依法对行政审批权的设定作出限制。  相似文献   
87.
李红竹 《法制博览》2024,(12):48-50
执行是保证司法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然而一直以来民事金钱给付之诉中执行难的问题普遍存在,尤其对于执行不能,更是一直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虽然法院加大了执行力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执行效率,但民事案件执行不能的问题始终未能完全解决,依然是法院工作中的一大难题。本文从执行不能的定义入手,从对执行不能后续财产处理缺少法律依据、执行制度不完善、申请执行人的权利义务不明确三个方面研究在金钱给付之诉中执行不能的困境,进而从完善对瑕疵财产方面的立法、完善现有的执行制度、明确申请执行人的权利义务三个方面提出完善建议,以期金钱给付之诉中的执行不能问题能够得到更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88.
许嘉朋 《法制博览》2023,(24):54-56
《民事诉讼法》规定了迟延履行责任,迟延履行金应成为迟延履行责任的唯一责任形式。迟延履行责任对应迟延履行金比率应锚定LPR利率,促进LPR利率标准在执行阶段的适应,在实现司法机关对LPR利率标准确认的同时,科学平衡生效法律文书所涉债权人和债务人利益,实现社会公正,完善利率传导机制,促进LPR利率标准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89.
洪逸涵  薛静  吴昊 《法制博览》2023,(27):53-56
委托付款的法律性质认定存在名义与实质的多种区分,具有深层次的理论及实务探究意义。本文由一则常规案件出发衍生相关法律争议,从委托付款的法律性质认定与要件出发,分别阐述债务转移、债务加入、由第三人履行的合同、债务履行承担、保证这五种实质法律关系。在基于理论研究、结合典型案例的基础上,对前述五种法律关系进行区分认定,确认司法认定的具体路径并对法律文本的草拟提出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90.
夏庆锋 《法学家》2020,(2):14-28,191
传统合同需要当事人履行具体义务以促使合同目的的实现,且允许各方在现实环境发生变化时加入新的合意或对原合同条款进行修改,产生纠纷后也可以依据法院的裁判机制使权利义务关系趋于平衡。但是,区块链技术的兴起使智能合同能够自动履行当事人约定的各项内容,对纠纷的解决也可以按照合同订立时确定的救济方式自动进行,甚至无需法院的裁判支持。从传统合同到智能合同,最显著的变革在于由事后法院裁判到事前自动履行的转变。技术的进步使法院裁判机制作为权利保障后盾的重要地位受到冲击,智能合同的事前自动履行具有高效率、低成本的优势,为商业世界的交易活动提供新的可能,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