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4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45篇
中国政治   55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26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两岸关系》2011,(6):2-3
南海新区是威海市发展蓝色经济的核心板块,规划控制面积160平方公里,规划建设面积90平方公里,先后获批省级开发区、省级高新区;在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中,被列为三大海洋经济新区之一。  相似文献   
42.
《党员干部之友》2010,(4):F0002-F0002,1
广饶县位于黄河三角洲南部,濒临渤海莱州湾,地处山东半岛城市群经济带和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位置。全县辖8个乡镇、2个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人口49万,面积1138平方公里,海岸线11.8公里。  相似文献   
43.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山东半岛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互动并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形成建立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一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推动半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  相似文献   
44.
济南都市圈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作为全省"重点带动战略"中的两大重点板块,在区位、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上有着显著差异和较强的互补性,这为两大经济区产业对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性条件。但是济南都市圈自身所具有的不足和两大经济区规划实施所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也使两大经济区之间的产业对接面临不少挑战。  相似文献   
45.
山东半岛与韩国经济合作的战略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了顺应跨国公司向中国新一轮的产业转移趋势, 山东省提出“承接日韩产业转移,打造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发展战略。因此,分析韩国未来对山东半岛的投资趋势,合理规划山东半岛未来需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促进山东半岛有效承接韩国的产业转移,对于加速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6.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半岛城市群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已进入"快车道",尤其是城市边缘地区。本文针对这一区域出现的典型城中村类型给予具体定位,并对目前出现在此类城中村的焦点问题:地方政府、开发商和失地农民三方行为主体间的利益博弈进行分析,旨在抛砖引玉,呼唤理性的城中村进化模式。  相似文献   
47.
在我国行政区划版图上,齐鲁大地宛如一只雄鹰,东西绵延700余公里,南北横跨400余公里,面向浩瀚蓝蓝的海洋,背依广阔绵绵的腹地,振翅欲飞。山东半岛因海而生,依海而存,靠海而兴。在当今陆地资源被大规模开发利用、海域资源凸显潜力的现实条件下,山东能否打好“海洋优势牌”,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山东能否在新一轮区域经济竞争中占得先机。  相似文献   
48.
东港区地处山东半岛南翼,依山傍海,不仅历史悠久,风景秀丽,农村文明社区创建活动也有声有色。  相似文献   
49.
近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山东实际出发,确定并大力实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鲁南临港产业带”等重点区域带动战略.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土地资源紧缺愈来愈成为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迫切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50.
为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指示精神,我省对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全省各地尤其是沿海城市加快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设步伐。从本期开始,本刊特推出系列报道,对各地建设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经验及做法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