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11篇
法律   69篇
中国共产党   90篇
中国政治   66篇
政治理论   21篇
综合类   2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牛治国 《党政论坛》2009,(16):54-54
俗:风俗;大众普通流行的;庸俗。俗亦包含:民俗、世俗、习俗、陋俗,以及媚俗、粗俗、俚俗、鄙俗。所谓流俗,即流行平庸之俗。不合流俗就是脱俗,不与平庸之俗为伍也。俗,虽然是一种社会现象或文化现象,有的有时可能于社会无害,作为官吏还是不合俗的为好,尤其是流俗。  相似文献   
162.
刘诚龙 《廉政瞭望》2009,(11):59-59
吴哈先生曾道:“上下数千年,细读历史,政简刑清,官吏廉洁,生民乐业的时代简直是黄钟大吕之音,少得可怜。”绝大多数朝代,腐败常常是已经病入膏肓了,但统冶者却还在说“基本面是好的”。  相似文献   
163.
近年发现并整理出版的清代浙江黄岩县诉讼档案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清代基层司法运作的风貌。一方面,档案表明,尽管《大清律例》对违法行为明文规定给予惩处,但这些法律在基层社会很少甚至没有得到遵照、执行;另一方面,尽管调解被认为是清代法律的重要传统,但许多案件表明,基层的调解纠纷并不总是有效。知县强制大部分当事人自行理处纠纷,但实际上往往没有解决纷争。这些讼案类型还说明,与传统的官方息讼或厌讼说教相比,案件当事人有强烈的参与诉讼倾向,以维护自身利益,尽管衙门并不是实现纠纷解决的理想途径。  相似文献   
164.
晚清时期 ,官吏腐败全面恶性发展 ,已渗入社会政治生活的各个层面 ,并呈现出“末世”疯狂情结。它对晚清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如禁烟斗争、洋务运动、甲午战争、清末新政等都产生了极大的危害作用。晚清官吏腐败的根源在于封建专制体制及其衍生出的特权制度。对此问题进行探析 ,有助于我们管窥历史 ,警醒现在  相似文献   
165.
一般来说 ,秦律是指商鞅变法以后秦国及秦朝的法律 ,云梦睡虎地秦简中的秦律有很多内容涉及对官吏的管理和监督 ,主要有对官吏的选任、对官吏的监督和管理、对官吏的考核以及对官吏教育等内容 ,秦律虽然有严酷的一面 ,但也包含着很多后世可以借鉴的东西 ,因此具有积极的一面  相似文献   
166.
昭宣二帝忠实执行了武帝“轮台诏令”的调整政策:对内注意发展农业生产,与民休息,整顿吏治,征治腐败,安定社会;对外臣服匈奴,罢兵休戍,稳定边疆。这不仅缓和了自武帝晚年以来不断激化的社会矛盾,而且恢复了国家实力,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从而避免了重蹈亡秦覆辙之厄运,使西汉王朝又由乱到治,由弱变强,出现了“昭宣中兴”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7.
卜宪群 《政府法制》2014,(35):26-26
政兴在得人,政弊在失人,官吏道德修养的高低、个人素质的好坏是政治是否清明、吏治是否清廉的关键。所以先秦时期对官吏的选拔、考核和任用十分重视,目的是选拔有“德行”的人担任国家各级官吏,以保证吏治廉洁高效和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也由此形成了一系列以德才选人任官的制度和官吏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68.
安德海之死     
何进 《江淮法治》2014,(6):39-39
正咸丰皇帝驾崩后,同治年幼不能理朝,东西两宫太后垂帘听政。东宫太后是为慈安,西宫太后正是慈禧。由于慈安不大问事,慈禧基本上是一手独揽大权,这样就引发了东西两宫的不和,两派势力明和暗斗。安得海奴因主贵,依仗着慈禧逐渐成了手握实权的大人物。由于安得海飞扬跋扈,很是不可一世,甚至连同治皇帝和慈安太后都不大放在眼里,这就为他自己埋下了祸根。同治成年的那一年,东西两宫为同  相似文献   
169.
中国古代,事后受财行为属于官吏赃罪的范畴,唐律最早明确了事后受财行为的性质、处罚,宋元明清的法律继承了唐律的立法思想,对事后受财的惩戒严密而完备。本文对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的事后受财法律进行了考察,在挖掘本土法律资源的基础上,对事后受财的立法特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70.
《廉政瞭望》2013,(18):63-63
“四其御史” 武则天当政时,遭到很多人的反对。武则天为了培植亲附势力,破格任命大批官吏.钻营之徒乘机表忠献媚.以求升迁。宁陵县丞郭弘霸就是最典型的一个。当时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对抗武则天政权。郭弘霸在朝见武则天时便自告奋勇请求前去讨伐徐敬业,声称要捉住徐敬业:“抽其筋.食其肉.饮其血,绝其髓。”武则天听了十分高兴,便授予他左台监察御史,时人称他为“四其御史”。可笑的是,这位御史没有吃到徐敬业的肉,却尝到了上司魏元忠的粪便。魏元忠当时任御史大夫,偶感风寒。 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