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0篇
  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18篇
法律   533篇
中国共产党   30篇
中国政治   154篇
政治理论   15篇
综合类   13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王洪 《楚天主人》2011,(2):55-55
"通过参加旁听这种‘零距离’接触,使我们对法院庭审程序有了直接了解,对法院、法官有了更加感性认知,提高了代表的法律素养和履职能力。"2010年11月18日,来自襄阳市的12名省、市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42.
正为改变鉴定结果质证实效不高的现状,新《刑事诉讼法》以"鉴定意见"取代"鉴定结论"的表述,并确立鉴定人出庭作证规则和专家辅助人制度。如何贯彻落实这一新的质证规则,发现并解决可能面临的问题,值得研究。一、新《刑事诉讼法》对鉴定意见质证规则的修订(一)强调鉴定意见言辞证据属性司法鉴定结果是鉴定人的个人认识和判断,有一  相似文献   
43.
近日,枣强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对县法院进行了庭审评议活动。与会人员首先对整个案件审理过程进行了庭审,尔后,对审判人员、公诉人的综合素质进行了画票评议,同时,代表们针对庭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议,主要是要加强四个规范,即:规范审理程序、规范语言表达能力、规范法官仪表、规范案件证材。法检两院负责人表示,要虚心接受县人大及人大代表的监督,认真落实好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进一步搞好各项规范化建设,提高案件的审判质量和效益,强化公正高效.维护公平正义,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44.
6月6日,丹江口市检察院组织辖区某办事处村(居)委会书记以及村组干部30余人,现场旁听一起村组长陈某涉嫌挪用公款罪一案的庭审,以身边的典型案件现身说法,以达到警示预防的效果,  相似文献   
45.
丁立新 《检察风云》2011,(23):29-29
2011年11月3日,河北省张家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河北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总经理黄建华受贿案进行公开宣判。  相似文献   
46.
陈慧琳 《法制与社会》2011,(30):113-115
民事程序选择权是各国普遍确认的一项当事人权利,但现实中存在的法院对法定程序的不选择,却常为立法,研究所忽略。本丈拟将分析的视角集中于庭审这一具有典型“法律程序”特征的程序形态,借当事人程序选择权的范畴提出与之相对的法院‘‘反程序选择权”,由此联系司法制度和民事诉讼的基本问题,反思司法实践中程序的作用究竟为何。  相似文献   
47.
梁旭  高宏 《河北法学》2001,19(6):69-75
从新刑诉法所确立的控辩式庭审方式的特点谈起,剖析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变化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司法实践对证据制度运行层面问题进行剖析。明确要围绕控辩式庭审这个核心,来构造我国刑事证据制度.并提出方案以司法实践中的问题为切入点,来明确法官职责、证明标准、证明责任、认证的实质.解决影响认定案件事实的关键证人证言和被告人供述的真实性、准确性问题.规定相关的证据开示制度和法官认定事实的活动和规则。  相似文献   
48.
关于量刑建议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量刑建议是检察机关在指控犯罪时就被告人应当判处的刑罚向人民法院提出的意见.量刑建议权本质上属于公诉权,同时,量刑建议也是检察机关履行审判监督职能的有效方式.检察机关提出量刑建议,有利于促进量刑公开、公正,保障司法公正,提高诉讼效率,加强审判监督,提高公诉人素质.从目前检察机关探索量刑建议的情况看,各地做法并不统一,因此,需要明确量刑建议的原则、适用范围、提出时机和形式、方法、内部审批和变更程序以及量刑问题的法庭审理程序等问题.  相似文献   
49.
袁翠玉 《法制与社会》2013,(20):132-133
我国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明确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遗憾的是在实务界适用这一规则的案例微乎其微,但在职务类犯罪中,如果被告人当庭翻供,法院将会直接面临一个难题,即是否启动非法证据排除的审查机制。职务犯罪侦查中,因为对口供和证人证言的过度依赖、破案的压力以及放纵罪犯与维护程序正义之间存在矛盾,导致非法证据排除难。而且对人民法院来说,对非法证据"不会排、不想排、不能排、排不动"的情况也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50.
陈今 《人民政坛》2008,(2):40-40
《人民政坛》编辑部: 每年、县人大常委会都会组织几次县人大代表旁听县人民法院庭审的活动,我多参加了几次旁听以后,开始渐渐对这个活动感到很失望、因为我本人法律水平不高。常常是一个庭审听下来,也提不出什么具体的意见、偶尔旁听庭审的案件判决下来,觉得判决有问题,找法制委的工作人员反映,他们说代表对具体的案件提意见,会影响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请问,人大代表旁听庭审时,应注意“听”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