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6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3篇
各国政治   45篇
工人农民   19篇
世界政治   62篇
外交国际关系   60篇
法律   416篇
中国共产党   454篇
中国政治   803篇
政治理论   390篇
综合类   58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194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231篇
  2011年   199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198篇
  2007年   161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学理论》2015,(12)
族群认同是族群对自我身份的确认,以及族群成员对自己所属群体的情感认知和依附,它是族群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个包含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动态过程。在关于南康赤土畲族乡畲民的族群认同调查中却发现,原生的情感在族群认同中的作用较为浅显,而建构出来的文化事象、民俗活动却深入畲民的生活。  相似文献   
992.
社区意识的内涵与社会建构论的本质意涵具有内在一致性,二者具有方法上的互补性和价值追求上的一致性。社会建构论为目前处于缺失状态下的社区意识的培育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分析视角。社区设施与活动、社区社会组织与社会资本及社区整合的社会建构是培育社区意识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93.
994.
21世纪中国经济学的建构有其必然性。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2 1世纪中国经济学的构建应以制度分析为基点 ,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 ,以知识经济为前瞻 ,在此基础上 ,产生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知识经济学三大经济学主干分支。  相似文献   
995.
信任是影响国家间互动的重要变量,20世纪90年代,国际关系学把信任问题的研究从国内社会层面扩展到国际社会,开始探讨国家间的信任建构问题,信任由此成为国际关系领域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运用社会学的相关理论,从广义的信任概念出发,分析国家间信任的内涵、结构、条件和路径,构建国家间信任的理论模型,并以此为框架评估当前东亚国家间的信任状况,探讨东亚地区互信建构应遵循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996.
林佳 《山西青年》2022,(16):37-39
职业素质教育思想的提出和应用与当前高职院校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课程教育特点十分相符,对推进高职院校培养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当前高职院校课程教育体系中融入职业素质教育,能够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实现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创新发展,对提高高职院校课程育人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将基于职业素质本位,展开对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阐述基于职业素质本位的课程体系建构的必要性和基本原则,并在此基础之上罗列了几点加强课程建构的建议,旨在为完善高职院校教育课程体系、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997.
区域治安防控体系作为区域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需要有坚实的理论依归。当前区域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囿于国家治安防控体系的“稳控”逻辑,难以有效转向社会治理的“化解”图景。对当前区域治安防控体系中诸如“区域综治”“区域风险”“防控机构”“区域三防”等防控要素进行梳理和审视,并进行“治理逻辑注入”“党委领导主轴嵌入”以及“风险转型回应”的区域治安防控体系建构的逻辑转换,进而推衍出涵括领导型、给付型、协同型、规则型和聚合型的区域治安防控体系的理论新范式,并试图将党委领导的多元协同防控理论进一步实然化,促使区域治安防控体系由“稳控”转向“化解”。  相似文献   
998.
论技术创新与文化的相互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光华  颜峰 《求索》2007,(4):72-73,7
文化的核心是一种价值观,是一定社会群体和组织的共同价值理念。文化至少在五个方面推动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也只能在特定文化背景下才能展开。不仅如此,技术创新反过来也从五个方面对文化的建构作出特殊贡献。技术创新与文化的良性互动和融合生长,孕育和创造了技术创新文化。技术创新文化是培植和催生技术创新的肥沃土壤。  相似文献   
999.
2022年,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的特别军事行动造成了欧洲自二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难民危机,这也是21世纪全球规模最大的难民危机之一。与2015年难民危机不同的是,乌克兰难民是以白色、信仰基督教的妇女和儿童为主,因此以欧盟为首的西方国家表现出空前的团结,纷纷出台一系列积极政策来迎接。对于接收难民的动机,西方民众基于人道主义对大量乌克兰难民施以援手,而部分国家的政客则表现出明显的种族主义倾向,只接收乌克兰白人难民,却将有色人种排除在外,甚至试图通过最大限度地接纳乌克兰白人,来对冲当前及今后有色人种难民对本国社会的“威胁”。然而,所谓福祸相依,乌克兰难民客观上有助于缓解西方国家的老龄化压力,还可能带来劳工红利,但规模巨大的难民远远超出了乌克兰西部邻国的承载限度,不可避免地加剧了欧洲国家的经济与社会负担。与此同时,“亲欧”的乌克兰民众借特别军事行动之机以难民身份前往欧盟(北约)国家,而“亲俄”民众则通过俄罗斯推出的简化程序加入俄罗斯国籍,造成了乌克兰民众入盟(约)或入俄的既成事实。此外,短期内中青年及儿童人口的大量流失,或将导致乌克兰国家建构陷入长期的动荡和衰落。  相似文献   
1000.
俄罗斯发起特别军事行动,乌克兰危机升级。与2014年克里米亚“脱乌入俄”时的妥协立场不同,乌克兰这次采取了坚决抵抗的态度。西方与俄罗斯关系恶化,乌克兰成为地缘竞争的对象,其国家建构方式构成了博弈的重要内容,这为理解乌克兰危机及其升级提供了有益的分析思路。西方倡导公民民族主义,俄罗斯则依凭族群民族主义,促使乌克兰国家建构在上述两种路径中摇摆。2014年以后,乌克兰迅速向西方靠拢,采取公民民族主义建构方式,却因民主化转型困难,内核仍然是族群民族主义,引发民族主义上升和民粹主义抬头。受此影响,乌克兰按照北约模式进行军队改革,在国际谈判中立场强硬,使得《明斯克协议》执行困难,导致危机升级。从国家建构视角理解乌克兰危机,本质在于乌克兰未能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国家建构路径,在外部干预下国家分裂,这为多民族国家建构带来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