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5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22篇
中国政治   27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在介绍历代中央王朝和少数民族关系的基础及民族观念的基础上,探讨了唐太宗的大一统思想及民族观,指出唐太宗民族政策的实施是以大一统的思想为基础,同时是唐太宗个人开放的民族观相结合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42.
苏杰 《党建文汇》2002,(18):26-26
不久前,记者来到福建顺昌县公安局采访,看到局会议室里挂满了各种荣誉奖牌,其中最为耀眼的一块是1998年公安部授予的“全国优秀公安局”奖牌。据介绍,原局长曾开明也曾获得“全国优秀公安局长”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43.
赵东 《工友》2008,(4):44-44
大家都说,我们工会工作做得好,做得到位,我们听着,心里像灌了蜜似的。工作努力尽心,那是我们分内的事儿,当然应该呀!其实啊,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摊上了一个开明的领导。我们董事长曾经是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现在的武汉大学)的老师,思辨能力强,人本意识浓厚,因此我们都觉得他是个“儒商”。  相似文献   
44.
尚在人生起步阶段中的青少年是敏感而脆弱的群体,他们对环境充满好奇与渴望,但却还没有拥有足够的理智去甄别周围的一切。正因如此,任何一个社会的任何一点变化,其影响往往都会在青少年身上显现出来:开明健朗、奋发有为的社会风气,可以熏染出更多胸怀大志、积极进HV的风垡,  相似文献   
45.
一个独特的文学、文化流派--"开明派"论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夏硏尊、叶圣陶等一批有着相同相近的文化背景、文化气质、文化倾向的知识者依托《我们》、《立达》、《一般》、《中学生》和我们社、立达学会、开明书店,在文化、教育和文学领域孜孜不倦地耕耘,从20世纪20年代中叶直到新中国建立,以鲜明的文化倾向和文化活动,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开明文学、文化流派。而开明派自身特点和时代因素错综交织的作用,使其流派特质处于一种潜隐的状态,以至于始终未被认知。  相似文献   
46.
李盛  李睦 《工会博览》2014,(15):33-35
“夏天太热.在家不想做饭,养老院管吃管住;冬天冷.老人容易出现健康问题,有人护理照顾比较安心。”如今人们观念开明,进养老院养老已经不是新鲜事了,但是,你听说冬天到南方猫冬、  相似文献   
47.
构建新国家与良政政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构建新国家实际正在成为新时期中国现代化政治领导集团以及中国政府的历史使命.其意涵在于重塑公共政策的价值基点,修正国家的发展战略,健全社会的制度基础,在协同民智、民愿、民力的基础上实现民族复兴.与此相联系,有必要建构与新国家相一致的良政政府,为此,又有必要首先确立新时期良政政府的基本典则规范:有限政府和开明政府.  相似文献   
48.
阐述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治国历程及其治国方略中的方方面面,是一件极其复杂而又特别艰难的事情,它涉及的内容广,方面多,客观时势和主观认识的变化也特别大。正因为如此,当我们读到武汉大学出版社近期出版的“中共三代领导核心治国方略丛书”的第一本:《毛泽东治国方略》时,不禁为作者———湖北省社科院研究员荣开明、曾成贵、刘宝三、寇从俊等严谨的治学态度、深厚的理论功底、独到的观察视角所折服。首先,该书指导思想明确。作者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指导,以党的重要文献为基…  相似文献   
49.
1945年9月,我到福州私立福建学院政治系读书。 1946年1月,我接上党的组织关系——中共福建省委闽江工委(省城市工作部的前身)福州学委,当时的领导人学委委员是向友于。之后,我就在福建音乐专科学校从事发展党员的工作。3月,党组织决定成立福建音乐专科学校党支部,我任支部书记,委员谭庆逢、尤民湘。音专党支部成立后,党组织又决定让我把工作  相似文献   
50.
刘为勇 《理论探索》2015,(3):120-123
由于中央权威的缺失和既得利益官僚阶层的抵制,清末新政改革最终归于失败,这导致清廷体制内的行政改革随时代的"潮流"逐渐滑向了政治体制本身的改革——"立宪"。经派遣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后,"君权是绝对神圣的,但也应服从理性"的"开明专制",遂成为清廷预备立宪的价值取向。"开明专制"的预备立宪价值取向,决定了清廷立宪预备工作选择的方向。由于契合"开明专制"的愿景,官制改革便成为清廷立宪预备工作的最优选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