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04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73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57篇
  2023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接触DNA是指人体与客体相接触后遗留在客体表面的细胞内含有的遗传物质。接触DNA的检验鉴定作为一项较新的技术,在日常工作实践中已被广泛应用。基于接触DNA检验的相关研究在国内外均受到重视,本文借助相关文献,对皮肤触摸痕中接触DNA的形成原理、发现与提取、检验中的影响因素以及对检验结果正确地解读和利用等问题进行阐述,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2.
在彩色干扰背景中的有色微痕互相干扰,用肉眼难以分辨。用多波段光源的单色光来剥离此类痕迹,使微痕获得较大反差。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证明此方法可以达到该目的,并且效果都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203.
看中医基本上都有这样的经历,中医师在号完脉后常常要求患者伸出舌头,查看患者的舌苔。其实,这是中医望诊中的"舌诊",通过"舌诊"有助于了解患者身体的寒热虚实。有齿痕齿痕舌的成因,多由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湿阻于舌而舌体胖大,受齿列挤压而形成齿痕。一方面由于舌体水肿,属脾之阳虚而湿盛;另一方面由于舌体肌肉松弛,张口不足,属脾之气虚。舌尖红舌尖红一般是"心火旺"的表现。心火分虚实,虚火主要表现有心烦、口渴、盗汗、睡眠不安、  相似文献   
204.
李愚 《工会博览》2006,(4):39-39
看着树木灰色的枝桠,还以为春天不会来了。可站在窗前静静地仔细看时,才发现远处的柳树其实已经披上了一层绿纱。而严肃庄重的杨树,也为春天的到来吐出了新芽。高高挂在树梢上的“毛毛虫”在人们只顾低头寻找地下的春意时就已悄悄地探出了头,相信不久就会有满天的杨絮飘舞了。那一片草地,在去年留下枯黄的底色上似漫不经心地被人涂上了一小片一小片的绿,因为还没有连成一片,所  相似文献   
205.
咬痕是法医人类学的内容之一,在个体识别中经常利用,可以从形态和生物检材等方面发挥作用。一、案件材料:18岁的某女在放学后神秘失踪。由于案发前天晚上下了一场小雨,清洁工人已将周围清理过,案发现场并没有留下重要线索。法医在尸检过程中有了新发现,  相似文献   
206.
使用硝酸银溶液化学反应原理显现枪案现场弹壳表面的指印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此方法同样可用于子弹、铜钥匙等铜金属表面指纹的显现,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7.
目的 划定 5 6式半自动步枪的排壳方位范围以迅速找到射击弹壳或射击位置。方法 通过试射获得弹壳落点分布数据 ,运用数理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假设与K -S检验。结果 可以准确划定射击弹壳落点范围—距离和角度。结论 为确定排壳方位并快速找到射击弹壳或推断射击位置提供快捷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8.
咬伤(痕)(biting injury,bite mark)是指人或动物上、下颌牙齿相对咬合、切磨、撕扯而形成的组织损伤[1]。不同个体的牙和牙弓具有不同的个体特征,其重复概率为5·67×10-12[2],因此咬伤(痕)可以反映咬者牙齿咬合面的形态特征,如牙的间距、牙的弧度,牙的排列形式、有无畸形和病变、有无修复脱落等。在强奸、抢劫、杀人等刑事案件中,常会发现被害人或犯罪嫌疑人将对方咬伤。咬伤(痕)的发现提取和检验鉴定,对侦察破案和证实犯罪者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近年来归纳整理了有关咬伤(痕)的检验思路及破案作用,仅供大家参考。1·3不同牙齿形成咬伤(…  相似文献   
209.
磨损特征与重压特征是足迹检验鉴定中常用的两个特征,但二者常常被混淆。本文就二者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10.
一个民族的语言智慧总是在相续相生中变化。"五四"诗体革命发生汉语诗歌艺术的"断流",导致积累了几千年的汉语音韵诗意的流失。20世纪末以来诗歌的危机,可以说是新诗语言的危机,也是20世纪风雨逝去的平静中新诗自身弱点的显露。找回今古汉诗语言艺术血脉联系的基因,以获得建构现代汉语诗意形式的可能,则是弥合新诗的语言伤痕,振兴21世纪汉语诗歌的基本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