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篇
法律   100篇
中国共产党   128篇
中国政治   222篇
政治理论   66篇
综合类   8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廉政,在国家层面,是一种政治文明形态;对官员个人则是一种从政品质和风范。廉政的思想观念,伴随公权的产生而产生;其相对固定和系统化,是在我国进入阶级社会后。在几千年的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廉政思想集中表现为八个基本理念,即:民本、德治、任贤、治吏、法治、勤政、节用、教化。本期重点介绍中国古代的德治思想。  相似文献   
62.
人文精神的本质与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文精神就其实质而言,是人对真正的人的生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超越性追求。具体地说,人文精神具有以下基本特征:高度的抽象性;多层次性;核心是对人的关怀;追求并积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性与非理性精神的综合,是对真善美的追求与不断实现;历史性等。  相似文献   
63.
张克鹏的长篇小说<热泪>从女性视野和女性自述着笔,透视了当代女性的生活历程.小说深刻反映了当下女性为爱而生以及在男权阴影下的两难与困惑的现状,引领读者将更多的关怀投注到女性找回自我的冲动之中.  相似文献   
64.
"仇必和而解"是张载颇为特别的观点.两种辩证法一般指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但在现代新儒家哲学,又有所谓"仇必仇到底"与"仇必和而解"两种辩证法之说,将张载的辩证法与矛盾辩证法对立起来.本文指出,冯友兰先生对张载思想的理解和片面性的概括不符合张载思想的原貌;提出并不存在冯氏意义的"两种辩证法"的对立,张载的"仇必和而解"只是矛盾辩证法的一个发展阶段和一定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65.
《崇陵传信录》是常被有关论著征引的一部著名私家笔记。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其成书时间在满清退位以前,所据为恽毓鼎在本书的"弁言"后署时"宣统三年辛亥四月"。其实,这是恽毓鼎的故弄玄虚。真实情况是,该书于1912年8月6日开笔,随即又搁置下来,直至次年9月22日才脱稿。此中原委,今借助恽毓鼎《澄斋日记》的有关记录得以弄清楚。另外,梁启超、罗惇融、饶智元等人与该书在有关报刊的连载及一次性全文发表均有关系,但长期以来鲜有提及者。  相似文献   
66.
关于新时期农村改革的起源问题,各类研究和说法已然很多,但其中的一些观点和认识值得商榷。本文试从起源地、“源”何以成“流”以及起源的“自发性”等三个方面,对新时期农村改革起源问题作进一步的辨析。  相似文献   
67.
贾谊认为,执政者成功的政绩应当表现为使民众富乐。遵循这种治国主张,文景之治成就了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盛世。  相似文献   
68.
《党的建设》2010,(10):45-45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军事著述,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兵书,在世界军事思想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作者是春秋末期的军事理论家和军事活动家孙武。孙武,字长卿,齐国人,生卒年月不详,大约与孔子是同时代的人。在战术上,孙武总结出一整套精辟的作战指挥原则,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致人而不致于人"、"以逸待劳"、"避其锐气,击其惰归"等等,都是克敌制胜所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在战争中,孙武特别重视计谋的运用,他将《计篇》置于全书之首,用意明显。战争不仅是双方武力的较量,更是智力的比拼。如何掌握战争的主动权,这里有许多计谋可用。既可以通过"示弱"、  相似文献   
69.
刑事和解是西方社会语境下孕育出来的一种新的刑事法思潮,它对西方的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立基于对刑事和解制度与规范刑法学系列理论"表象悖离"的相关论说的否证,为几度蒙冤的刑事和解制度进行了辩护。刑法的个人本位转向、被害人学及恢复性正义的理论支撑视域都证明:刑事和解制度与我国"权威"规范刑事法理论存有内在的"悖而不离"。以我国"和为贵"的道德观念、公众的社会心理、经济绩效及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等为视角对该制度进行理论纠偏与价值辩证,可以为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的构建提供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70.
"录囚"是建立于我国西汉时期的一项司法制度,其功能是纠正冤狱、督办滞狱(久悬未决的案件),它在整个法律机制运行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国家通过录囚活动检验和监督司法的合法性,从而维护了法律的威信,同时也推进了法律的文明进程.录囚制度符合法律理念、顺应民心,在社会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故能为后世确认并继承延续.录囚制度中蕴含着法律公平正义的基本理念,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录囚亦是一种受司法非法侵害时的公权救济,国家通过录囚制度纠正执法偏差,拯救无辜,匡扶正义,社会效果彰显.故此,录囚对于整体法律制度而言意义重大,是法律宏观调控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