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31篇
中国共产党   441篇
中国政治   333篇
政治理论   96篇
综合类   8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270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耿勇 《理论月刊》2007,(11):97-99
法律形式主义有其自身的优势和弱点。国际私法的形式主义法律选择方法从意大利法则区别说时代即开始萌芽,并于19世纪随着既得权说和法律关系本座说而得以产生和发展。形式主义法律选择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较好地实现法律的确定性、可预见性和判决结果的一致性,但其忽视实体正义和个案公正而只追求形式正义而形成的弊端却是这种方法本身所无法克服的。  相似文献   
932.
933.
法律方法中的形式主义与反形式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柯岚 《法律科学》2007,25(2):31-39
法律形式主义已经成了法律理论中一个确定无疑的贬义词.形式主义实际上是法律方法中的元方法,过度的反法律形式主义会使自身陷入非法律形式主义的悖论,并使法学面临丧失自身自治性的危机.  相似文献   
934.
佟兆俊 《世纪桥》2009,(17):44-45
上个世纪初结构主义思想与方法引入叙事研究,不仅催生了结构主义叙事学这门学科本身,开创了这一领域研究的新纪元,而且对整个西方文学和文化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穿越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回顾了结构主义叙事学一段兴衰嬗变的起伏演化历程。  相似文献   
935.
文丛拾萃     
《大特区党风》2003,(7):40-41
  相似文献   
936.
形式美学理论作为二十世纪美学理论中富有创造力的一支,对以后的美学各个流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以俄国形式主义为个案,探讨以其为代表的文学中的形式美学的理论贡献与局限,并指明其为代表的文学科学中形式研究方法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37.
《理论与当代》2003,(7):55-56
一刀在2003年5月26日的《工人日报》上指出:中央决定。今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不再举行迎送仪式。国家首脑出访搞迎送虽属细节,但毕竟关乎最高礼仪。连这种规格的仪式都取消了,各地各级领导往来中的繁文缛节是不是也应该改一改了呢?那套礼仪比起国家首脑出访繁杂许多,平庸许多,花费也更  相似文献   
938.
多年来,在辩证法究竟是什么的问题上,理论、学术界有着不同的理解甚至争议,以笔者之见,人们长期以来所熟知的辩证法存在着明显的缺陷,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形式主义,二,矛盾思维,三,模糊性。 形式主义主要表现在黑格尔描述的“正、反、合”(或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三段式方面。按照黑格尔的说法,所有的发展都可以表征为由三个相互联系着的阶段构成的有机的过程:一,“正题”,即最先的存在和开端;二,反题”,即从  相似文献   
939.
江苏省吴江市南麻中学严卫林: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给广大青少年学生树立了是非鲜明的道德行为规范和处世哲学,为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点亮了信念的“明灯”。学校作为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主阵地,要明确目的,端正态度,克服形式主义,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和灵活多样的途径,切实把荣辱观教育落实好,让社会主义荣辱观真正融入学生心灵。  相似文献   
940.
论不动产登记和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彦 《河北法学》2003,21(6):48-53
分析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历史沿革、立法例及不动产登记的性质、原则、内容、效力等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