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36篇
  免费   202篇
  国内免费   42篇
各国政治   148篇
工人农民   96篇
世界政治   53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43篇
法律   9219篇
中国共产党   3074篇
中国政治   5248篇
政治理论   1553篇
综合类   2364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20篇
  2022年   146篇
  2021年   146篇
  2020年   237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261篇
  2015年   648篇
  2014年   1846篇
  2013年   1662篇
  2012年   1693篇
  2011年   1861篇
  2010年   1835篇
  2009年   1645篇
  2008年   1754篇
  2007年   1295篇
  2006年   1430篇
  2005年   1135篇
  2004年   1260篇
  2003年   959篇
  2002年   842篇
  2001年   587篇
  2000年   564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我国有两千多所高等院校,两百多万教职员工,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庞大社会群体。近些年来,高校领导干部腐败案件易发、多发,并呈现涉腐干部位高权重、数量和金额不断增大、腐败呈群体化倾向、学术腐败较为隐性、腐败渗透到各层次大学等特点和趋势,应当引起高度重视。预防和治理高校领导干部腐败问题,应当着力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高校权力运行机制和学术评价机制,建立重大事项公开制度和廉政风险制度,加强高校防腐专项巡视工作。  相似文献   
972.
当前司法改革中,强制指定辩护制度成为实现律师辩护全覆盖的重要方式,但尚存在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强制辩护制度与强制指定辩护制度的根本目的均在于保障被追诉人获得律师辩护。域外强制辩护制度在适用范围、启动方式、适用阶段、辩护自主性问题以及法律救济方面具有较为成熟的经验。对我国而言,强制辩护制度对于完善强制指定辩护制度具有启示意义,可以在量刑标准、诉讼程序、诉讼全阶段方面着力扩大适用范围,明确违反强制指定辩护制度可能产生证据资格和程序效力否定性后果,构建法律援助辩护律师选择制度以及健全强制指定辩护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973.
分裂国家统一模式的比较研究——复合权力结构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分裂国家中,越南、德国、也门三国分别通过武力、吸收、一体化模式完成了国家统一。分裂国家统一及其模式选择不是行为体取向单一发展的逻辑,而是复合权力结构综合作用的结果,横向上包含硬权力和软权力结构两大内容,纵向上涉及全球、地区、国家权力结构三个层次。通过比较研究可见,同质性复合权力结构影响国家能否完成统一,而异质性复合权力结构影响国家统一模式的选择。该结论对中国的统一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74.
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关系之法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是既相互区别 ,又紧密联系 ,其区别表现在 :内容、法律要求、行使主体及相互关系、强制性、行为属性及指向对象、行使目的 ,主体享有权利或权力的完整性等方面的不同 ,其相互联系表现在它们之间互为因果、相互转化、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等四方面 ,它们构成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  相似文献   
975.
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包括 :公共权力的增殖和失去制约 ;利益导向动力系统的形成和利益分化 ;传统政治文化的消极面影响 ;信仰动摇和价值观错位  相似文献   
976.
仲崇盛 《理论导刊》2006,2(2):29-31
权利在多重分离情况下产生了正义和权力的需要。正义、权力与权利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在词源语义上,正义、权力与权利具有同源同根性;在内涵上,正义、权力与权利具有包容互涵性;在应然逻辑上,正义、权力与权利具有互动互利性;在现实逻辑上,社会正义与国家权力具有对立统一性。  相似文献   
977.
二战结束以来,一直是美国和欧洲充当全球治理的领导者。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国际格局的发展变化,西方主导的全球治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近年来,全球治理乱象频出。随着中国实力的增长,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过程也从被动参与到主动推进,并逐步成为全球治理的引领者。这种引领既是国内外形势的发展使然,也是中国在全球治理过程中自信自觉的表现。当下中国在引领全球治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引领全球治理的合法性问题;二是全球治理成本的平衡问题;三是引领全球治理过程中的权力分配问题。解决以上难题,我们要总结历史经验,统筹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先易后难,分阶段落实。现阶段应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引领全球治理要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取向;其次,针对全球治理的不同主体要坚持权责一致,开放包容的价值理念;最后,在全球治理的行动中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与此同时要提高中国自身的国家治理能力,完善国家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978.
腐败已是我国的政治之癌,而我国现有的反腐败机构先天不足,无法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必须对其制度创新,建立一个独立的权威的廉政专门机构.我国应建立监察院系统,使其与立法、司法、行政等机构平行,依法独立行使监察权,同时建立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979.
警察权是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警察权的运行状态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一个国家法制文明的发展水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转型时期,警察权的运行状态引起了学术界和公共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警察权的配置是根据国家政治制度和权力组织形式而界定的,研究警察权的治理问题必须基于国家政治制度的框架,坚持从现实社会的需要与可能出发,才能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980.
徐才 《理论探讨》2006,42(3):141-144
人类的文化是人的诸种能力演化生成的编码系统。人类文化的基本内容也可分为四大类:本能文化和权能文化、智能文化、类能文化。四种文化所蕴涵的四种能力构成自催化、自合成的超循环运动,使社会具有了“发生即长存”的内在生命力。人类的权能文化是人类文化基因中的控制系统,它是基于权力、货币和知识这三个基本点的转移而历史性地演变的。知识是人类智能的结晶,它不可穷尽,无法独占的本性将使权能与智能达到最本质的统一。在知识力量的冲击下,社会权能结构正在按照知识的本性发生着历史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