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8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22篇
中国共产党   78篇
中国政治   54篇
政治理论   42篇
综合类   3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方明 《团结》2009,(2):45-46
德国是欧洲大陆法系的发祥地之一,有着悠久的法治传统。早在德意志帝国时代,其法治建设便蔚然可观。一战期间游学这个警察国家的张君劢悉心研究时局战况,被房东怀疑是特务而告发,来传讯的警察立于屋外守候,这给张君劢留下深刻印象:即使骄横的帝国警察也不是随便可以进屋抓人的。纳粹时期的德国部分因受传统法律实证主义“恶法亦法”的思维影响,抽空了法治的精神内涵,在执法的名义下践踏人权,玷污了法治的名声。  相似文献   
52.
佚名 《政府法制》2010,(14):19-19
1914年,德意志帝国巨大的战争机器疯狂地运转,各行各业都被纳入了战争的轨道,普鲁士科学院和柏林大学里到处沸腾着大日耳曼民族主义。全世界愤怒地抗议德国军队对比利时的侵犯,而爱因斯坦也像躲避瘟疫一样,躲开了普鲁士科学院和威廉皇帝学会请他加入研究炮弹、潜艇和飞机的战时特别委员会。  相似文献   
53.
袁春艳 《世纪桥》2001,(3):58-59
同盟会时期(1905-1908)的朱执信,充满着追求真理的战斗精神,他不仅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原理方面有独特的贡献,而且在运用这一原理批评各种  相似文献   
54.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充分阐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世界历史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厘清马克思世界历史的涵义,对于准确理解和把握其方法论启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5.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唯物史观形成的标志性著作。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了人类历史的前提:“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避开的现实前提。  相似文献   
56.
鞠阳 《传承》2012,(24):46-47,67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经典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在不同方面阐释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是现实的个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思路是从生活到意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析方法是利益分析法。  相似文献   
57.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唯物史观形成的标志性著作,其中包含了大量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思想,特别是合统一性思想。其体现在自然的“自在”性和“人化”性的统一,人与人的伦理和人与自然的伦理的统一,人的本质属性和自然属性的统一,历史的自然与自然的历史的统一。合统一性思想无疑为我们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58.
“现实的个人”作为马克思第一个伟大发现的出发点,是马克思、恩格斯批判、跨越青年黑格尔派用哲学词句所堆砌的“抽象的人”的思想武器,其不仅在反驳“历史唯物主义存在人学空场”的同时开启了人学研究的唯物史观视域,也在揭示人类解放的两大要素中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终极追求。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从“现实的个人”出发,秉持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关怀,成为当今探索人类解放的现实道路。因此,全方位把握“现实的个人”思想,不仅是在增强文本与现实对话的基础上理解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应有之义,也是指导我国在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59.
赋予人的意识以生成性,是马克思哲学意识观区别于“德意志意识形态家”们意识观的基本标志,更是马克思摆脱黑格尔哲学羁绊的重要尝试。意识观批判与构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具有独特地位。而当前学界的相关研究却较为贫乏。实际上,马克思的相关著作正是以阐释独特的意识生成性为入口,引入并深入论述了物象性范畴,进而全面阐释了自己的新历史观。  相似文献   
60.
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之中,共产主义思想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德意志意识形态》分别以异化劳动理论和唯物史观为基础,对共产主义理论进行阐述和论证。马克思与恩格斯对于共产主义的认识,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已有论及,之后又经历了从对异化劳动的扬弃到生产、交往的普遍发展这样一个动态转变的过程。这样的转变使二人确立了唯物史观,转为科学共产主义者,也深化了人们对于共产主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