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9篇
  免费   27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11篇
世界政治   3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8篇
法律   2084篇
中国共产党   65篇
中国政治   199篇
政治理论   24篇
综合类   15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72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51.
目的比较和分析Rpl32和Rpl13作为单内参基因与两者作为双内参基因,用于检测大鼠挫伤肌肉组织中TAB2 m RNA表达量的结果。方法 7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组)和肌肉损伤组(12组)。采用自由落体法制作大鼠肌肉挫伤模型,分别于4h~48h之间12个时间点取肌肉组织,提取总RNA、合成c DNA、采用real-time q PCR法,以Rpl32和Rpl13作为单独内参基因和二者作为双内参基因检测大鼠肌肉挫伤组织中TAB2 m RNA相对表达量,并计算检测结果的变异系数。结果以Rpl32或Rpl13单独作为内参基因或作为双内参基因,TAB2 m RNA表达随损伤时间总体均呈现降低的变化规律,但使用单内参基因在24h和32h出现极高值,而用双内参基因计算未出现极值,且各结果的变异系数均较小。结论 Rpl32和Rpl13作为双内参基因用于计算TAB2 m RNA相对表达量,可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在相关实验中建议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952.
目的探讨CT和MRI检查方法在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6例CT和MRI影像资料齐全的DAI鉴定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CT和MRI两种方法对DAI病灶检出率的差异,分析DAI病灶检出数量与法医学鉴定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 26例经MRI检出DAI病灶787个,经CT检出DAI病灶32个,MRI对DAI病灶的敏感度显著高于CT(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26例DAI鉴定的伤残等级数值与影像学检查发现的病灶数量之间存在负相关(r=-0.908,P0.01)。结论 MRI检查对DAI病灶的检出率较CT检查具有明显优势,可为DAI诊断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在法医临床学鉴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53.
一、基本案情被告人郑某与被害人杨某(女)因土地归属问题多次发生争执,经多次处理未果。2018年8月28日,郑某持铁锹在其家门前挖地时,杨某拿着三股铁叉到郑某家门前,趁郑某毫无防备时,从郑某背后用铁叉朝郑某后背刺去,郑某及时发现后躲避,但左肩部、左上肢仍被轻微划伤。郑某随即用铁锹对杨某头部、背部猛击数次,致杨某重伤。后杨某经抢救无效于当晚死亡。经鉴定,杨某系被钝器打击致颅脑损伤死亡。  相似文献   
954.
一、案例材料1.简要案情二○○八年三月九日上午,我市某居民在壶西大桥头某居民小区旁的菜地化粪池内发现一个包装物,将包装物捞出后打开发现为一具尸体,遂报案。  相似文献   
955.
作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PAP 法对人体腹部4小时以内切创缘 FN 进行染色观察,发现在切创早期创缘 FN 随着时间延长就有明显变化。为法医鉴定早期切创时间提供了新的依据,同时还发现鼠和人腹部切创经过时间虽相同,但创缘 FN 染色强度却不同。  相似文献   
956.
生物超弱发光携带着生物体新陈代谢和能量转化的信息,已成为生命学科的重要研究领域。本文回顾生物超弱发光的研究历史、特点及在医学领域的研究应用现状,展望生物超弱发光在法医学.尤其是死亡时间推测和损伤方面的研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57.
1 案例1.1简要案情某男。55岁,某年10月71315时许,因纠纷被他人打伤头面部。伤后约1h到卫生院就诊。查体:神志尚清,头面部多处软组织肿胀,尤以面额部左侧为著,局部有触压痛;颈前部软组织肿胀及触压痛,余(一)。建议去上级医院行头颅CT检查。伤后3h余到县人民医院就诊,无昏迷、呕吐,无胸腹痛,无大、小便失禁。查体:神清,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左面部肿胀、压痛,胸腹部(一),四肢活动可。头颅CT示:左侧脑室旁低密度影,梗塞(可能),右侧上颌窦囊肿。  相似文献   
958.
悬位缢颈后因自救使缢套脱离由高处坠落致死的案例较少报道,本文从现场及损伤方面入手,对行为人的行为特征及案件性质加以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959.
笔者收集1998~2013年间北京市大兴区公安司法鉴定中心54例螺丝刀刺击头部致颅脑损伤死亡案例资料,回顾性分析螺丝刀刺击头部致颅脑损伤案例的损伤形态学特征,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60.
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何某,男,30岁。既往于2008年7月3日因患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病毒性心肌炎在局部麻醉下行“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术后心功能恢复正常。2011年7月26日14时许,与人发生争执,在与他人抓扯过程中,被拳头击中(力量不大)左上胸部,伤后即感全身乏力、头昏、胸部疼痛、心悸、气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