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8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4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417篇
中国共产党   91篇
中国政治   148篇
政治理论   71篇
综合类   20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根据刑法理论界的通说观点,我国刑法中紧急避险的必要限度被理解为:所保护的合法权益必须大于所损害的合法权益,两者相等也认为是超过了必要限度的。然而,对照紧急避险的刑法原理,这种不允许损害等值合法权益的观点并没有获得有力的刑法理论的支持。分析损害等值合法权益之避险行为的几种情况,来认定紧急避险的限度条件,总体上应当包括损害同等价值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62.
作为国际法的主体,政府间国际组织在一国国内享有相应的特权与豁免。与国家主权豁免不同,国际组织豁免的主要理论依据是职能必要理论,这不仅体现在有关的国际法文件中,也体现在国内法中。国际组织在内国法院的豁免权问题,具有国际、国内双重性质,涉及到国际法在内国法的适用问题。同时,职能必要也是内国法院判定国际组织豁免权的重要标准,多数国际组织在内国法院一般享有绝对豁免权。  相似文献   
163.
石英  王勇 《当代法学》2012,(4):25-31
在经济法视野下,公共利益保护存在立法保护不足、程序保障缺失以及传统救济模式局限等方面的限度。一方面是由公共利益本身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等固有弊端所决定,另一方面是由经济法实践中本土资源的局限、经济法规范多元的影响以及经济法形式理性不足等因素所致。因此,经济法学研究要充分意识到公共利益保护的法律限度,不断改进公共利益的实现途径,真正实现从"书本上的法"到"行动中的法"的协调统一,更好地发挥公共利益的本位作用。  相似文献   
164.
行政权力需要被监督是现代宪政的一项基础内容,也是社会公众对行使行政权力的行政法人承担法律责任的要求。法定义务对于行政权力的限制属于权力转让所形成的规范性文件的表现内容,违反法定义务所产生的新类义务,属于为了维系契约正常运转的社会性矫正手段。开展行政执法检察监督专项工作以来,基层检察院对于行政执法检察监督积累了经验,摸索出了较为可行的行政执法检察监督方案。  相似文献   
165.
166.
167.
西方民族学传入中国后,用民族学材料来辅助进行历史研究,既推动了中国民族学的发展,又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古史研究。马克思主义史学家非常重视用民族学材料来进行古史研究,但是对其限度和缺陷也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8.
补充责任的共同诉讼形态一直是理论争议的焦点,而将类似必要共同诉讼合一确定的范围扩及逻辑上有合一确定必要之情形,有助于该问题的解决。类似必要共同诉讼适用范围之扩张,使其不再局限于诉讼标的同一,以既判力扩张为合一确定判断标准的观点也应得到修正。在债权人先单独起诉股东时,因具备逻辑上合一确定之必要而应赋予债权人追加公司参与诉讼的权利。公司、股东作为共同诉讼人,对债权债务这一基础事实所采取的有利诉讼行为及于全体,所有不利诉讼行为仅及于自己。  相似文献   
169.
我国新刑法正当防卫制度立法评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刑法对正当防卫制度作了较大的修改,主要有三方面:防卫限度、成立条件,增设了无限防卫制度。新刑法关于防卫限度.关于正当防卫条件的修改是立法上的进步,修改后更显完善合理.但新刑法关于无限防卫权的立法是权宜之计,应予修改完善。  相似文献   
170.
论网络问政的兴起及其理性限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从虚拟世界走进千家万户的现实生活,越来越多的中国老百姓化身"网民",通过网络自由表达各种意见和诉求,开启了一个方兴未艾的"网络问政"时代.青年组成了互联网的主力军,与政府官员共同构成了网络问政的重要主体.网络问政有着积极意义,同时也必须理性客观对待,警惕网络问政流于形式、疏于责任以及青年网络问政中的非理性行为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