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2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50篇
世界政治   6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3篇
法律   137篇
中国共产党   394篇
中国政治   563篇
政治理论   101篇
综合类   6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85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1.
梅子 《检察风云》2014,(2):40-41
我有,我不愿童晓军有个特别聪明的脑袋,虽说离天才还有很大差距,但比一般的人才却胜出几分,胜出的地方就在于他根本不须付出多少努力就能取得超好的成绩,并且触类旁通,给人做什么都"一看就会,一学就精"的印象,不知最初是谁的评价,称他聪明得"连眼睫毛都是空心的"。生活中大凡聪明过人的人总是或多或少有这么点或那么点怪僻,使得他要么招人忌要么招人嫌,童晓军偏又颇多优点:乐观、友善、大方、诚恳,所以,是个难得的有好人缘的聪明人。然而,谈起童晓军时人们最后总难免抱以惋惜的口气:没毅力、不刻苦是其短板呀,所以,虽然其工作出色却未能有大的成就,否则,以他的天分,完全可以走得更远,升得更高。  相似文献   
72.
王升 《各界》2011,(8):62-64
陶渊明是东晋哀帝时代生人,他生活的年代,东晋已经开始走下坡路。虽然许多史料上说他出身低微,属于破落的官宦家庭,但是他有一个了不起的祖先一曾祖父陶侃。陶侃是东晋的开国元勋,对东晋的建立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3.
放下即快乐     
卢贤傲 《江淮法治》2011,(11):58-58
人生需要有梦想,有梦想才有动力。但是,若过分沉浸于梦想之中,追逐名利,一旦受挫,就可能身心俱损。其实,人生的快乐往往就是被塞得太满的追求弄丢失了。由此,我想到不久前在一本杂志上看到有篇题目为《懂得放下的阿根廷人》的文章中叙述的几件事。  相似文献   
74.
隋庆宇 《新长征》2011,(7):64-64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在生活和工作中不可能永远顺利、天天快乐,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挫折。在高兴、欢乐、取得成绩的时候要严格自律、自尊自爱,在严格要求中努力工作,在自律中享受幸福和自由;  相似文献   
75.
快乐的力量     
金凤 《江淮法治》2011,(10):42-43
生命是一种信仰,苦乐酸痛都是享受;生命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也会对你笑  相似文献   
76.
“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劳动的快乐说不尽,劳动的创造最光荣!”这是儿歌《劳动最光荣》中的歌词,唱出了幸福与劳动之间的紧密关系。实际上,人们感受到的幸福,如物质消费、事业成就、家庭快乐、文化赏析等等,都是由劳动创造的,尊重劳动构成了追求幸福不可或缺的正确心态。  相似文献   
77.
智慧语丝     
《党政论坛》2011,(7):49
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很容易,把复杂的事情变简单却很难。——画儿晴天每个人都有心脏,但不是每个人都有心灵。——一位女中学生痛苦来临时不要总是问:为什么偏偏是我?因为快乐降临时你可没有问过这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78.
学会放弃     
<正>从古到今,很多人都误以为自己拥有的物质越多,幸福和快乐就越多,当他们历经千辛万苦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以后,他们却发现,自己依旧不快乐。他们不明白,自己的不快乐不是因为自己拥有的太少,而是因为想要索取的太多,自己总是陷入无休止的各种欲望之中,结果让自己活得很累。佛经中说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在生活中,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得与舍中选择。  相似文献   
79.
快乐是一种人生境界。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追求人生的真正意义,才能幸福与快乐。儒家认为快乐人生是一种减担哲学。佛教认为,快乐人生是一种放下哲学。道家认为,快乐人生还是一种坐忘哲学。三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它们都认为人要获得真正的幸福和快乐,在构建的物质家园中,大力提倡减法哲学,减去过度的物欲追求,减去一切过度的执着和浮躁,减去一切有害于人生快乐的不必要的情感,追求一种自然简朴的生活方式,就可以获得人生的真正幸福和快乐。如果人在追求物质生活上采取减法哲学的话,那么,在精神生活则采取加法哲学。从哲学上看,要提高人的快乐指数,就要走出二分法的思维困境,学会用二合一的辩证法思考问题。在寻找人生乐点上,可以将人生的乐点归纳为人乐与天乐两大类,约有十四个乐点。  相似文献   
80.
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又来到我们身边,在孩子们心里这是一个快乐的日子,而在商家眼里这是一个重要的商机,不管是商场、超市还是零售商铺,早早地就开始了各种促销活动,使孩子心动,让家长行动。事实也证明,家长往往在这个时候更容易为孩子倾囊,但事后发现所买的东西不仅贵,而且没什么实际用处。那么究竟该怎样给孩子过六一呢?花多少钱,怎样花钱,对孩子们有什么影响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