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2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2篇
中国共产党   19篇
中国政治   32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起自中世纪早期,开篇于婚姻的起源与遗产:收笔在现代,聚焦婚姻的同居。一部两千多年的西方婚姻史与各时期的重点,交织眼前。与史论结合相伴的,是一幅社会风情变迁发展的图画。 布洛涅告诫道:“在决定接受还是拒绝历史的遗产之前,必须先看看历史留给人们的是什么东西。”  相似文献   
62.
林刚 《公民导刊》2004,(1):26-26
司法权作为国家权力的屏障,由公、检、法、司的具体司法活动体现。司法权的运用,形式上是国家司法机关作为执法者与作为守法者的单位和个人之间的权力关系.实质上仍然是作为执法者的个人与作为守法者的个人之间的关系。执法者个人的素质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司法权的性质。法分善恶,不仅是写在纸上的法,更主要的是法的具体运用,因立法者和执法者个人的性情,均可能在一定层次上出现法被恶化的情况。倡导司法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63.
高瑛 《人事天地》2007,(8):32-32
《我和艾青》(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是艾青夫人高瑛的回忆作品。1956年她23岁,嫁给46岁的艾青,携手走过四十载。在书中,随处可见艾青的性情。才气纵横的艾青写出过很多洞烛人生、穿越时光的名诗,而其实,率真才是他的诗人本性。  相似文献   
64.
皇侃<论语义疏>里面的"性情"问题,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问题,本文简要比较何晏、王弼和皇侃的性情论,指出皇侃的新思想,及其对何王二人性情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由此体现中国哲学史学术思想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65.
郑梁的文论以“诗本性情”为基础,以“言志”为核心,从黄宗羲进步的性情论回归到“诗教”说。他对诗歌的评判带有很强的政治伦理色彩,坚持将“言志”与“思无邪”贯通起来,强调“恻怛”之情与“浩然之气”,倡导文风与人品的一致。在道情言志的基础上,他鼓励女子作诗,倡导女子自写性情,为女子的“不平则鸣”制造舆论,表现出更为卓越的见解。  相似文献   
66.
"思无邪"是孔子诗论的一个重要观念,传统儒学的"归于正"与朱熹的"使人得其情性之正"的以道德理性为本的"美刺"诗学观,因其明显的附会曲解而时遭抨击;学术界对其的解析仍然是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我们认为"思无邪"本是孔子断章取义,其义当释为"不歪曲,不虚假",孔子本意当是指《诗经》三百篇皆为"直抒性情"之作,他强调的是"性情之真",而非"性情之正"。  相似文献   
67.
高荣伟 《侨园》2012,(1):49
世人只知胡适是中国著名的学者、诗人,一生获35个博士学位,而不知他还是一个幽默大师.胡适性情随和,宽容隐忍,温文尔雅,其幽默风趣的谈吐常令人忍俊不禁,拍案叫绝.爱国人士杨杏佛同样幽默,是胡适的关门弟子,此人鼻高嘴阔,绰号"杨大鼻子".一天,胡适去他家,适逢杨不在.等得无聊的他忽然掏出笔写下一首《致杨大鼻子》的诗贴在门上鼻子人人有,唯君大得凶.直悬一宝塔,倒挂两烟筒.亲嘴全无份,闻香大有功.江南一喷嚏,江北雨蒙蒙.写毕,适逢杨杏佛回来,看见后连呼:"好诗,好诗!"紧接着对恩师就来了一个响亮的喷嚏,"蒙蒙雨丝"洒满胡适的长袍马褂,二人捧腹大笑不已.  相似文献   
68.
贪官三字经     
官之初,性也善。还未忘,昔时艰。能敬业,尚清廉。帮贫弱,助饥寒。求上进,靠流汗。好苗子,人称赞。为官久,性情变。贪金钱,滥用权。头削尖,会营钻。送重金,当阶梯。假政绩,敲门砖。胡折腾,当儿戏。房嫌小,车嫌慢。妻嫌丑,酒嫌贱。吃山珍,享盛宴。高堂坐,逞威严。下乡走,旋冒烟。飘飘然,似神仙。百姓苦,抛耳边。  相似文献   
69.
装聋与作哑     
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玩了一回"杯酒释兵权"的把戏,便解除了将他黄袍加身的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张令铎等人的兵权。紧接着,赵匡胤起用张琼担任殿前都虞候这一重要军职,但仅过了两年,这位救过赵匡胤性命、性情耿直的都虞候便遭人诬告,最后被迫在狱中自杀身亡。之后,这一要职由既没有战功也没救过皇帝性命的杨信顶替。  相似文献   
70.
王申 《法学》2011,(11)
习性可善可恶。加强法治与德治的目的都是改善习性,抑恶扬善。法官习性的形成源于古代的政治责任与贵族责任以及自然法理念。我国的司法伦理从来没有要求法官是精神贵族,法官在我国历来是被归入国家干部的范畴,对法官的要求是平民精神。有什么样的法官习性结构就代表着什么样的法官思维方式、认知结构和审判模式。法官信奉正义的习性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来推进法官的观念。法官习性是司法权力通过法律使自身合法化的机制,它使得法官受制于塑造他们的环境,从而使现存的司法制度深入人心地正当与合法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