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2篇
中国共产党   27篇
中国政治   39篇
政治理论   37篇
综合类   1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文章认为,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总体观、社会总体观,从市场、社会和国家三者关系内在逻辑来看,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础层面是经济体系的市场化改革,而改革的重心则在国家领域;全面深化改革当以国家改革为轴心、市场化改革和社会改革为两翼,全面统筹、协调推进;改革的推进过程当遵循理想性和现实性相统一的原则,遵循权利本位、权利平等、权利有序发展的原则;共产党人尤其是领导干部在改革过程中还当发挥无私无畏勇于改革的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72.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分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基本内涵和辩证发展过程。认为建立在以物质生产劳动等为主的实践基础上的社会不是实体性存在,而是关系性存在;社会和谐的实质就是一种关系和谐,是以人的价值取向为中心的,关于自然、人、社会之间的关系的和谐;和谐是矛盾辩证运动的结果,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绝对的和谐是不存在的,要辩证的看待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问题。  相似文献   
73.
本文从总体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发展、现实状况、未来走向等问题,进行了综述。作者认为,近些年来,学者们就上述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形成了一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74.
马克思从人与人的对象的统一中来规定和认识人性,所得出的是现实的人性,总体的人性,是随着历史发展和人的生存条件的变化而不断改变的人性。这种人性观认为,人性是自我的;人的需要就是人的自我性的证明。人性中的利己和利他的矛盾是人性的基本矛盾,也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人性的表现是利己的还是利他的,取决于人生活的具体历史环境。马克思对人性的规定是人性观上的"哥白尼式革命"。  相似文献   
75.
刘冰  马婷婷 《前沿》2014,(9):70-71
总体性是卢卡奇哲学理论以及文艺理论的基础,是他对马克思理论理解的关键环节。卢卡奇一方面认同辩证法,认同社会是在前进发展的,一方面又将自己的理论放在一个固定的模式里,偏激的排斥其他理论,使总体性理论的发展陷入一种僵局。  相似文献   
76.
斜向府际关系——多元市县合作的基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当前市县关系呈现严格等级区分,县级以下地域的资源常被城市低价甚至无偿享用,拉大了城乡差距,无益于国家总体平衡目标的实现。从斜向府际关系角度分析,在于尊重地方行政主体的自治权力,力求破解市县等级制难题,将县(县级市)从隶属于地级市的现状中解脱出来,规避科层制论资排辈和以大压小的困境;斜向府际关系把市县关系定位于斜向、平等、网络型交流,搭建多元市县、省市、省县等地方政府平等沟通的平台。配套工程是宪法明确定位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之间关系,通过地方自治立法规范各级政府行为,适度授权县级政府,回归市制人口聚居本位,这是大陆府际关系协调与城市化轨道不容回避之路。  相似文献   
77.
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看到社会历史观与社会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认为只有社会历史观才能够真正反映马克思主义的真实面貌;因而他们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不懈探索,并表达出实践观、总体性与主体性的理论共性特征。  相似文献   
78.
中国的犯罪治理实践在社会治安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深刻理解中国经验并发展犯罪治理现代化理论提供了重要契机。中国的犯罪治理模式呈现出总体性治理吸纳现代化治理的复合型制度逻辑,具体的经验资源包括:以"平安中国"为主线推进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将总体性的政策治理观融入犯罪治理现代化的全过程;借助枫桥经验联接国家主导与多元参与,实现治理权威与治理角色的重新分配;提升运动式治理的制度化与法治化水平,以最小的治理代价换取最大的治理效果;以"发展式预防""整体性治理"释放大规模社会建设活动的犯罪治理效应,实现源头治理与综合治理;鼓励智慧技术的"赋能导向式"应用,激发技术治理的犯罪控制与犯罪预防潜能。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犯罪治理应树立整体性、长周期的治理观,为吸纳、升级中国经验奠定基础;倡导精细化治理理念,寻求有效治理与正当治理的平衡;总结、固定典型案例的成功模式,强调中国方案的世界价值。  相似文献   
79.
中国法学受着一种源自西方的"现代化范式"支配,只有充分、坚实地证明当下中国法学已经从根本上无力解释和解决中国法律实践中所存在的基本问题或关键问题,才能断言中国法学存在着总体性危机.邓正来先生并没有有效进行这种证明,无法断言中国法学存在着总体性危机,"中国法学向何处去"就是"无问而问",即便不是一个假问题,在它的提出理路里也很难被认为是一个真问题.邓正来先生并没有给出"中国法律理想图景"或"邓正来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他并没有真正回答"中国法学向何处去"这一问题,但是在他的论述中给出了一个问题解决套路.因种种原因,该问题解决套路的有效性十分可疑.经过邓先生的立论和笔者的驳论,显示出一些对中国法学发展可能有意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80.
马玉 《学理论》2010,(1):80-81
近几年"回到马克思"成为学术的呼吁热点,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有不同理解。本文以马克思的一些早期文本为基础,挖掘其中的思想从而总结马克思哲学的立足点是历史这一总体性概念,并且分析了在此基础上的历史性方法。以此对马克思哲学有一个自己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