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0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9篇
世界政治   3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38篇
法律   754篇
中国共产党   137篇
中国政治   624篇
政治理论   85篇
综合类   65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63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76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73篇
  2005年   177篇
  2004年   254篇
  2003年   256篇
  2002年   211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恐怖主义活动自产生以来,就像无法避免的瘟疫,在世界各地迅速蔓延开来,成为影响世界和地区安全不稳定的因素。出国(境)人员了解恐怖主义的活动方式,防范恐怖活动带来的危害,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2.
“9. 11”袭击事件及其后续发展对南亚的地区安全产生了重要影响 ,印度与巴基斯坦间的争端成为美国在阿富汗的反恐怖主义战略必须考虑的重点。随着印度遭到两次严重恐怖袭击 ,印度进行了大规模军事调动准备报复 ,印巴对抗的升级和核冲突的危险使克什米尔问题再度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由于印巴两国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立场不同 ,南亚的反恐怖主义成为一个错综复杂的难题。近期在印度的压力和国际社会促使下 ,巴采取了积极措施打击国内教派极端主义和越界恐怖主义势力 ,骤然变化的局势也为印巴之间采用政治方式解决克什米尔问题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相似文献   
43.
我国古代很早就已经认识到“犯罪预防”的重要性,《礼记·坊记》云:“礼以坊德,刑以坊淫,命以坊欲”。到有唐建立,唐统治者集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至隋以来犯罪预防之大成,建设性地提出了一系列的犯罪预防措施,在理论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犯罪预防机制,其内容主要体现在《唐律疏议》中。本文即拟探讨我国《唐律疏议》中犯罪预防的有关问题,希望引起学者对《唐律疏议》中这一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44.
一卡在手,辖区内职务犯罪预防对象的信息即可一览无余,这是河南省渑池县人民检察院预防科的干警创新预防形式,拓宽预防领域的又一举措。为了及时掌握和了解辖区内职务犯罪预防对象的职业性质、社会活动、经济生活等基本情况,从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职务犯罪预防对策,渑池县人民检察院预防科组织干警,深入辖区各单位,对其职责、任务、经费管理、人事管理、  相似文献   
45.
冷战结束后,美苏对抗的终结、新南非的诞生、联合国维和与非洲自主维和行动的加强,给非洲安全增添了建设性因素。而非洲仍然是当今世界上局部动乱和武装冲突的高发地区。地方民族主义往往酿成一国之内的族群冲突,对中央权威形成挑战;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多党民主化运动加剧了地方民族主义,侵蚀着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国际恐怖主义肆虐、艾滋病蔓延和非法武器交易泛滥等非传统安全因素所起的消极作用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6.
9· 11事件后, 打击和防范恐怖主义成了国际社会和各国安全活动的主题。然而恐怖 与反恐怖是邪恶与正义的对峙, 是一场非理性与理性的对抗。想打赢这场战争, 不能仅仅靠某些国 家或某一地区以及单一手段和力量, 而要靠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在内的综合性力量, 靠各 种形式的国际合作, 还要付出更多的时间、智慧和毅力。  相似文献   
47.
城乡结合地区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乡地区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类型是侵财型犯罪,犯罪主体主要是闲散青少年,团伙犯罪较多,犯罪的主要原因是城乡结合地区治安状况差,不健康影视文化泛滥,贫富差距扩大等。为此应该增强打击犯罪力度,改善地区社会环境,重视和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管理。  相似文献   
48.
劫持人质罪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恐怖主义罪行的一种表现,该罪严重侵犯国际人权法所保护的基本人权,同时危害国际社会的安全,破坏国际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因此,明确劫持人质罪的概念及其法律特征,研究劫持人质罪的犯罪构成要件,以及与国际刑法中其他犯罪的区别,有助于准确的识别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从而更加有利地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犯罪。  相似文献   
49.
翟毅 《小康》2005,(4):43-44
进入2005年,“气候变化”可能已经取代“恐怖主义威胁”成为全球头一号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世界政经格局。  相似文献   
5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一方面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一些新的犯罪诱因,贩毒走私、黑社会性质犯罪死灰复燃,犯罪的有组织化程度有很大提高,国外犯罪组织加强渗透,从而导致了新型犯罪--洗钱犯罪的出现,并呈现蔓延之势,本文就洗钱犯罪的特点与防治进行粗略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