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7篇
  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31篇
法律   706篇
中国共产党   34篇
中国政治   110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16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43.
对我国保险法上不可抗辩条款适用问题的研究,应围绕不可抗辩条款的适用范围、与告知义务制度价值冲突的协调、在合同复效制度中的适用、例外情况的研究等问题而展开.不可抗辩条款适用保险类型的理论依据、如何协调与告知义务制度价值冲突问题、复效后保险合同的性质问题、申请复效时告知义务的理论依据、如何在合同复效制度中适用不可抗辩条款以及对不可抗辩条款例外情况的应然分析是不可抗辩条款在实际适用中会遇到且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4.
药品缺陷责任中,对生产者、销售者应实施严格责任,医疗机构作为医疗专业服务提供者,应适用过错责任。因药品损害的累积性、持续性、技术性、复杂性等特点,药品缺陷责任的因果关系应实施推定原则。药品乃不可避免的不安全产品,应允许主张发张风险抗辩,发展风险所致的损害,通过完善药品不良反应损害救济机制予以补偿。  相似文献   
45.
鉴于民事诉讼形式理性的基本特征、法官裁判的基本准则以及诉讼模式的限制,域外对于"恶意诉讼"的立法规定,不仅普遍采用的是具体行为罗列式的立法规定技术,而且也多视角、多方位地设置了多层次、多种类的规制措施与规制机制。目前我国民事程序立法上把"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作为"恶意诉讼"成立必要条件的立法规定,以及简要、单一的规制措施与规制机制设置,是不科学、不合理的,也难以适应司法实践中规制"恶意诉讼"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46.
谁是坏律师?     
叶竹盛 《南风窗》2013,(22):28-30
新《律师法》规定律师要发挥三种职能,即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正义,以及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这项规定为各方从不同角度解读律师定位埋下了伏笔。近日多省律协接到上级通知,认为当前律师队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极个别律师串联、抱团、死磕、恶意炒作、触碰政治法律底线……等行为",要求各地进行调研,分析这些问题的危害性,以及出现这些问题的原  相似文献   
47.
陈富雄 《法制与经济》2013,(7):68-69,71
目前在民事恶意诉讼现象的很多基础理论性问题的认识上都存在很大的争议,如恶意诉讼的概念究竟应如何界定,其构成要件及表现形式是什么,实践中应如何认定及防范民事恶意诉讼等等。笔者认为,就这一问题进行更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对正确认识和理解我国现有的民事诉讼理念及其不足,并借此反思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完善和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是具有十分积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意义的。文章从最基本的对民事恶意诉讼概念的分析入手,力求通过借鉴国内对民事恶意诉讼的各种界定的比较中寻求对民事恶意诉讼现象的正确理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民事恶意诉讼的成因,并结合民事诉讼法相关基础理论来提出对防范措施的防范措施,并提出防范民事恶意诉讼的一些立法上的思考。  相似文献   
48.
简析票据抗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交往过程中,通常情况下,当票据权利人依法主张权利时,票据债务人必须履行票据义务。但是,一旦票据辩事由出现,票据债务人就可以拒绝履行票据债务,用以对抗票据权利人的请求权。在实践中如何正确理解和确认票据抗辩理由的有效成立,减少票据当事人之间的盲目对抗,进一步维护票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等问题就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因此,有必要对票据抗辩理论进行分析、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49.
肖伟志 《河北法学》2006,24(7):124-129
价格歧视属于企业价格决策的一种,而价格决策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企业所处的竞争地位和竞争环境.而价格歧视又是竞争法规范的对象.为了将与竞争法目标相容的和不相容的价格歧视区别出来,除了其他规则之外,美国和欧共体的竞争法还确立了应对竞争的抗辩,被控方可据此推翻指控.比较美国和欧共体竞争法中的有关规则,分析两者在这一问题上的相同点和不同之处,针对我国未来反垄断立法中的禁止价格歧视条款,提出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50.
尚琦 《法制博览》2024,(12):120-122
《电子商务法》对于“通知—删除”规则,实际上并未给予电商平台自主判断的规定,但却又给予了电商平台经营者“执法权”,同时也会被大量居心不良、恶意竞争者所利用,导致合法经营的平台内经营者产生损失。本文主要分析电子商务领域“通知—删除”规则的规定及其不足,以及考虑完善该规则,尽量事前减少平台内经营者的损失,避免事后救济困难,使得电子商务经营环境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