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8篇
  免费   46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28篇
世界政治   9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961篇
中国共产党   110篇
中国政治   331篇
政治理论   59篇
综合类   440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220篇
  2013年   246篇
  2012年   244篇
  2011年   228篇
  2010年   217篇
  2009年   221篇
  2008年   230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张燕 《法制与社会》2013,(31):28-29
“起诉不停止原则”是行政诉讼暂时法律保护制度中的一种,却为关键一环.它是我国行政诉讼法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制度,也是其特有原则,行政诉讼设置该项制度的目的在于保护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但实际上“起诉不停止执行”原则的实行却与这一目的相差甚远,随之对此原则的存废问题一直不绝于耳.引起立法者的重视.本文就从法理背景、立法现状、行政目的等方面对这一原则从新审视,并对“起诉停止原则则”进行修正.给予立法者必要的参考,从而使这一制度与立法目的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82.
《江淮法治》2013,(12):55-55
编辑同志:我于2012年5月向法院起诉要求与妻子离婚,8月份法院判决不准离婚。按照法律规定,如果没有新情况、新理由,我要在6个月后才能再次起诉,请问我应当按照什么时间计算这6个月?是从2012年8月开始计算吗?读者:李安全李安全同志:  相似文献   
83.
84.
2015年3月15日,中央军事委员会前副主席徐才厚因癌症医治无效死亡。不久,军事检察院依法对徐才厚作出不起诉决定。徐才厚涉嫌受贿的巨额赃款何去何从,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事实上,徐才厚案件并非涉案贪官(在案件侦办过程中)死亡第一案。早在2014年12月,江苏省也发生了一起类似案件——江苏陈西案。这一案件的当事人陈西曾因房改举措名满全国,却因一时贪念落得自杀身亡的结局。在陈西自杀  相似文献   
85.
《北方法学》2019,(5):87-96
《民事诉讼法》第119条不仅将诉讼要件置于起诉条件之中,同时"直接利害关系人=实体权利义务人=正当当事人"的公式抬高了正当当事人的判断标准,进而导致了"双重高阶化"。之所以出现该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将正当当事人作为实体问题并与实体权利义务人"无缝连接"所致。通过对正当当事人理论的分析,正当当事人的性质并无"实体/程序"的界分,有此界分的是正当当事人的判断标准,其经历了从实体权利义务人至"法的利益"的变迁。若将正当当事人与实体权利义务主体分离,进而将正当当事人的判断标准降低为"法的利益",则可在不改变《民事诉讼法》第119条规定的同时,兼顾"案多人少"的司法现实,初步实现起诉条件的"低阶化"。  相似文献   
86.
无奈的诉讼     
孟亚生 《江淮法治》2013,(20):28-29
她为了向亲爸讨要生活费,被逼跳楼。当她状告亲爸时却又无法立案。关键时刻南京市公益维权中心帮助解决了起诉难题  相似文献   
87.
65岁的老赵一辈子没打过官司,如今为了“探望权”来到法院,要求儿子每周探望一次。8月21日上午,郑州市惠济区法院的法官表示,经过劝说后老人的儿子已经带着礼物回家看望了父母,老人也表示会考虑撤诉。法官表示,如果真的以判决结案,到时候执行起来有难度。  相似文献   
88.
诉讼时效制度既不是限制权利人行使权利,也不是鼓励义务人不履行义务,而是为了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促使权利人积极行使权利。我国的行政诉讼法中对于诉讼时效中断的制度几乎是空白,本文从价值层面反思行政诉讼无中断制度的理由,这对于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进一步完善有重大意义,同时能够更好地保护行政诉讼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9.
陶朗逍 《财经法学》2020,(2):137-150
美国针对企业犯罪建立了特殊的审前转处程序,办案检察官可以与涉罪企业签署暂缓起诉协议和不起诉协议,如果企业能够在考察期限内完成协议下的义务,则不会被审判和定罪。在美国经济危机时期,该制度较好地为企业的生存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提供了保障。该制度以美国司法部内部的政策性文件为依据,赋予了办案检察官较大的自由裁量权,法院基本无权干预。美国理论界的争论主要围绕三对冲突关系:社会公共利益维护与企业“大到不用判刑”特权的冲突、检察官的转处裁量权与程序正义的冲突、司法部内部行为与立法/司法管辖权的冲突。在我国面临企业犯罪处理困境的当下,该制度及其相关理论能够为我国“司法行政部门帮扶企业”政策的践行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90.
王秋实 《政府法制》2012,(23):20-20
为了落户北京,外地女子王某与精神病人小张登记结婚,被小张监护人发现,起诉到法院要求确认婚姻无效。6月9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判决确认婚姻无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