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5篇
  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2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篇
法律   135篇
中国共产党   139篇
中国政治   240篇
政治理论   102篇
综合类   11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王进文 《研究生法学》2008,23(3):116-123
“当柏拉图在公元前368年左右扬帆前往叙拉古之际,据他自己讲,他百感交集。”马克·里拉在他的《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一书的后记中,以这样的笔触开篇。柏拉图应一位名叫迪恩的绅士之邀,三次前往叙拉古,就有关公正的国家观念和公正的社会秩序问题,向年轻的僭主——暴君小戴奥尼素传授他的思想的基本原则。在第一次时,正当暴君老戴奥尼素当政,他对于暴君和民众感到同样的失望,  相似文献   
52.
本文通过对二难结构悲剧文学作品特征的分析,尝试概括这类悲剧文学作品表现主题思想的规律,以期找到分析这类文学作品思想内容的正确方法。  相似文献   
53.
2010年3月4日,年仅27岁的北京大学“双硕士”、大成基金公司研究员袁健在深圳跳楼身亡。消息从北大的校园论坛上传出,人们纷纷质疑:这个在北大读书期间曾稳坐班级成绩第一名的优秀男孩,怎么可能刚刚参加工作就走上绝路?  相似文献   
54.
孙丽君 《思想战线》2011,37(2):90-93
中国式悲剧艺术的特点表现在对故事的选择和叙述过程之中。中国戏剧创作者的身份起源于俳优,中国式悲剧的取材、戏剧冲突、戏剧结局和叙事风格等方面都和这一身份定位有关。在现象学的视野中,中国式悲剧的审美经验本质上是对自我有限性的经验,这一有限性经验使得观众获得了自我与自我构成因素的和解,而中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文明是这一有限性经验来源的基础。  相似文献   
55.
“终于可以用上安全可靠的电了,再不必像以前那样提心吊胆过日子了!”5月1日,在永定县虎岗乡汉阳村,村民林发玉高兴地告诉笔者。春节以后,永定县虎岗乡汉阳村、龙溪村和高陂镇曲锋村的农网改造工程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三个村终于实现了安全用电。  相似文献   
56.
佛教本是一种外在超越性的宗教,在中国传统文化内在超越精神的影响下,逐渐从外在超越走向内在超越.<红楼梦>中,妙玉悲剧命运的深层原因正在于中土佛教(禅宗)的内在超越性.她虽然不断修炼,但难以断除心中的情欲.在世俗之情的挑动下,其内心之欲一再被唤起,"情既相逢必主淫",以致走火入魔,最终沉沦于世俗的"皮肤淫滥"之中.  相似文献   
57.
飞花剑 《各界》2010,(7):16-17
胡适有三子。长子祖望,出生在1919年3月16日,距胡适母丧仅四个月,取名“祖望”有望祖的意思;次女素斐,出生于1920年8月16日,不幸在1925年5月早天:幼子思杜,出生在1921年12月17日,这天正好也是胡适的生日,取名“思杜”是为了表示对恩师美国哲学家杜威的感激之情。  相似文献   
58.
易中天 《传承》2008,(11):46-47
有一次在中央电视台,崔永元问我,历史有什么用?读书有什么用?其实是看对谁有什么用,不能简单地讲有什么用。古人觉得学习历史,对统治者有用,对皇帝、宰相、文武百官有用。有什么用?以史为鉴。所以,司马光把他的大著作叫《资治通鉴》,"资治"就是帮助你统治,  相似文献   
59.
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曾经连续担任了5届中共中央总书记。他的一生波澜起伏,不时地发生着戏剧性的转变:由中共创始人之一,在党内享有最高的声望,到国共合作破裂之后被开除党籍,最终被定性为托派。他孤独终老时没有激起社会的任  相似文献   
60.
最近迷上了电视剧《秦始皇》。透过一部电视剧,观众对秦始皇的解读各有不同。有人看到的是他的雄才,有人看到的是他的武略,有人看到的是他的暴戾,有人看到的是他的无奈。但作为一个法律人,在我看来,最值得细细品味的还是秦始皇身上的那股特殊的“法”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