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2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278篇
中国共产党   179篇
中国政治   281篇
政治理论   86篇
综合类   17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31.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乐善好施、守望相助的优良传统.伴随这部法律的诞生,中国人民存善念、行善举的朴素意识统一上升为国家意志,现代中国在社会主义法治不断完善的进程中又将社会文明向前推进了一步. 慈善立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更好弘扬 2008年5月12日,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给灾区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伤亡惨重,中国各地、各界乃至国际社会纷纷向灾区捐款、捐物,一时间掀起捐赠浪潮.  相似文献   
32.
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动物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这种主观能动性的内在反映就是人的意志,其外在表现就是人的行为,因此意志与行为有着不可忽视的密切关联:意志引导行为。本文就意志因素之刑法学作了简要的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33.
《学理论》2015,(4)
自由意志问题,并不是单纯的一个问题,而是由许多问题一起构成的,概括来看,就是我们能否自由地支配我们的行动,也就是我们是否有自由意志,我们在多大程度上能这么做,支配我们行为的这种支配的本质是什么?本文主要讨论人的自由意志的问题。关于人是否有自由意志,大家的观点可以总结为强决定论、非决定论、相融主义三大块,而对于这三个观点,又分别有着一些反对的意见,而本文作者则是认同强决定论的观点。  相似文献   
34.
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会淡化人类驾驶者在交通运输领域的作用,自动驾驶系统将取代自然人直接控制车辆运行。驾驶主体的更替不会消除交通运输领域的刑事风险,传统交通肇事罪的犯罪主体已经不再直接参与道路安全风险的制造,厘清交通肇事发生后的刑事责任主体是刑法应对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当务之急。自动驾驶系统的运行机理虽然体现了一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但自动驾驶系统终究不是生命体,故不能成为刑事责任主体。自动驾驶汽车的本质属于产品,交通肇事发生后,应分别考察自动驾驶车辆的研发者、生产者、所有者和使用者是否违反注意义务,进而追究研发者、生产者的缺陷产品刑事责任以及所有者、使用者的监督过失责任。  相似文献   
35.
范世林 《先锋队》2014,(10):23-23
俗话说"打铁先要自身硬"。对于一个部门或单位的"领头雁"领导干部来说,此话意义深远,因为领导干部自身素质是否过硬,自我要求是否严格,关乎着一个部门或单位的人心向背、工作好坏以及事业成败。  相似文献   
36.
行为主体的意志自由和行为意愿是一个道德行为发生的前提。通常来说,行为主体的意志自由,就是意志摆脱经验领域的外力,进行自我立法、自我主宰。意志自由外在体现就是行为意愿,即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为。出于意愿的行为不是出于偶性,而是行为主体自主地运用自己的意志慎重选择的结果。可以说,意志自由是行为意愿的内在理由,而行为主体的意愿是为自身的选择承担道德责任的逻辑依据。  相似文献   
37.
杨晓萍 《国际展望》2016,(3):126-141
秩序是指客观现状与主导国意志一致的状态。目前南亚并不存在一种被广泛接受的安全秩序,就其现状而言,在体系层面呈现出"失衡性"和"交织性"特征,这是构建南亚安全秩序的起点。失衡性决定了印度在传统安全上是南亚主导国的逻辑,而交织性则意味着主导国意志存在被影响的空间,这种状况在中国崛起的背景下更是如此。目前,印度在构建安全秩序方面的价值取向尚不能通过其官方文件来解读,但很大程度上可通过其与一些关键国家在南亚的战略互动进行解读。在南亚地区,中国的崛起一方面使中印在传统地缘政治领域的竞争加剧,另一方面则使"发展导向"成为包括印度在内的国家解决非传统安全问题的主流思维。第一种互动主要是竞争框架下的中印地缘互动模式;第二种互动主要是合作框架下的"中—印—南亚邻国"互动模式。未来,这两种战略互动模式的发展方向,将折射出南亚主导国的意志选择,从而从根本上影响南亚安全秩序转型的方向。  相似文献   
38.
尼采在西方哲学史上是一位极富争议,却又影响重大的哲学家,他在道德哲学上也有其独到的见解,不过尼采的道德哲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道德哲学或伦理学,而是一种生存意义上的强力意志伦理学。他一方面要打破传统的道德价值判断,反对基督教道德;另一方面又要建立一种新的道德价值谱系,即强力意志伦理学。对尼采伦理思想的探析,不仅对新时代伦理思想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我们更深层次了解尼采的哲学思想也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9.
国家自主性是破解中国模式奥秘的钥匙。从国家意志和国家能力两个角度来考察,中国模式的内涵包括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维持国家对市场的引领和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四个方面,归结起来,中国模式的核心要素就是中国维持并不断提升国家自主性。中国模式是一个变动的过程,其前景取决于中国共产党的官员能否防止被俘获或成为掠夺者,能否让国家意志一直保持中性,以及国家能否不断优化与市场的关系而持续地提升国家能力。  相似文献   
40.
李天纲 《新民周刊》2012,(11):56-57
令人敬佩的是朱先生的生命意志仍然强盛,气场一丝不减。在朱先生的最后十几天里,已不太能够掌控自己的身体,躺在新华医院的病床上,身体不能不迟缓,精神却仍然高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