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26篇
中国共产党   71篇
中国政治   173篇
政治理论   24篇
综合类   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1950年代后期至1960年代初期中国话剧借鉴戏曲的民族化探索,其成就主要体现在舞台实践中。外国戏剧家当时对中国话剧艺术严厉批评的“棒喝”,中国戏曲西传引起欧洲戏剧家竞相学习的启示,和中国文艺发展重在继承民族传统的政策调整,等等,使得戏剧家将其艺术创造从着重借鉴斯坦尼体系转向民族戏曲艺术的学习,并力求在探索中去创建具有民族特色的话剧演剧的“中国学派”。  相似文献   
292.
唐永 《桂海论丛》2002,18(1):87-88
文章从戏曲的剧本、表演程式、声腔、演员培养等方面对如何实现戏曲的振兴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要振兴戏曲,关键是要舷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创造出与时代同步的新剧本、新程式;二是创造与时代合拍的新声腔;三是建设一支与时代齐步前进的新队伍;四是找准戏曲振兴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293.
《珍珠塔》是锡剧(江苏无锡的地方戏 )的经典曲目。本文所叙述的《珍珠塔》故事梗概 ,参照的是话本小说《珍珠塔》、小王彬彬主演的锡剧《珍珠塔》、潘佩琼主演的锡剧《珍珠塔》及周东亮主演的新版锡剧《珍珠塔》。笔者试图通过对这一故事的解读 ,揭示传统中国社会中知识、权力、财富的循环现象 ,进而展示传统中国社会政治的特点。《珍珠塔》的故事发生在明神宗万历十八年间 ,冬月十八 ,襄阳府襄阳县御史府第 ,告老还乡在家的西台御史陈琏 ,正值庆寿。御史的侄子方卿从河南前来投亲借钱。方卿一路辛苦 ,赶到陈府时已经衣衫褴褛。御史夫人方…  相似文献   
294.
南戏的发展及其在戏曲体制演进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元时期的南戏是一种重要的戏曲形式,在以北曲演唱的元杂剧向明清传奇发展的过程中,以南曲演唱的南戏起到了一种过渡作用,其艺术体制和剧本规格被明清传奇继承、发展与固定,为我国后世戏曲艺术体系和剧本文学体式的形成和确定,全面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95.
沈包 《今日山西》2004,(5):35-35
山西戏曲艺术,除了悠远深厚的历史渊源、举世瞩目的作家、古朴珍美的出土文物外,她品类繁多的戏曲剧种,也居于全国首位。山西地方剧种多达54个,占全国300多个剧种的六分之一。山西地方剧种中的“大戏”,是人称“山西四大梆子”的蒲剧、晋剧、北路梆子和上党梆子。其中,蒲剧、晋剧、北路梆子同根异枝,一脉桕承,皆为梆子声腔的正宗。蒲剧,又称蒲州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戏中最古老的剧种,因起源于晋南蒲州(今永济县)而得名。它形成于明末,盛行于清代,剧目多达1000余个。慷慨激越而又委婉柔和,粗犷豪放而又细腻缠绵的艺术风格,特别是浓厚的地方色…  相似文献   
296.
在庆祝太原建城2500年的日子里,我没有到人潮滚滚处去挤热闹,独自一人向古街深巷走去,寻寻觅觅,去探访曾使弱女苏三获得新生的“察院”遗址。据《辞海》载:“......明代的都察院简称察院。御史出差在外,其衙署也叫察院。”明人关廷访、张慎言撰修的《太原府志》中,也把察院纳入“本省上司署”之列,并做了具体记载:“巡抚都察院,府治东,鼓楼后。”察院,既然是御史到当地巡察民情、行辕办案的衙署,其形制、规模,自然是十分威严壮观的了。然而,这座曾经气宇轩昂的官衙已荡然无存,一座“秀水服饰”商场在其旧址上拔地而起。我几欲询问往昔情由,…  相似文献   
297.
《世纪行》2006,(11):20-20
汉剧是我省主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旧称“楚调”、“楚曲”、“汉调”,俗称“二黄”,辛亥革命后改称“汉剧”,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汉剧的皮黄腔系统是京剧的来源之一,在我国戏曲发展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298.
百年越剧     
阳春三月,江南山水,清音缭绕。趟过中国戏曲艺术的长河,穿过越剧百年的帷幕,此刻,我们从越剧的故乡,张望那并不遥远的万年台。100年前的此时,嵊县剡溪东王,“落地唱书”不绝于耳……谁都不曾料到,一个不经意间形成的演出,便如三月里的桃花汛,恣意泛开,穿曹娥,走钱塘,聚黄浦,渡香江,润泽海内外。舞榭歌台上,乡野市肆间,《红楼梦》渗透的是一腔彻骨的愁怨和苍凉,《白蛇传》泅漫的是一份大胆的追求和浪漫,《梁山伯与祝英台》里鼓荡的是一种惊世的叛逆和勇敢……折折幕幕中,李世泉的古朴淳厚,袁雪芬的纯朴真切,傅全香的跌宕多姿,徐玉兰的烂漫华…  相似文献   
299.
论民俗与戏曲的关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俗和戏曲都属于“中下层文化”的范畴,民俗与戏曲之间存在着同源互动的关系。戏曲与民俗的互动,是通过一个个深受民俗浸染的个体来实现的。就戏曲作品而言,民俗以各种方式进入剧本,古典戏曲在内容、形式等方面明显地受到民俗文化的深刻影响;同时,戏曲也承载了某些民俗的催生和传播职能。就戏曲的审美形态而言,戏曲总体上具有的重人伦、喜通俗、多模拟的特点,也与民俗文化的背景相关。从民俗文化角度来研究古典戏曲,应是着力挖掘二者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300.
吴震 《学习导报》2012,(13):50-53
欧阳予倩,原名立袁,号南杰,浏阳人。中国现代著名戏剧艺术家。其一生执著于对中国戏剧戏曲的改革进步,田汉曾称赞说"欧阳予倩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戏曲和现代话剧之间的一座典型的金桥"。家乡的无上荣光1889年5月1日欧阳予倩诞生于欧阳家坐落在浏阳城营盘巷的祖屋里。这个老屋建于清朝末年,是典型的江南民居,属庭院式建筑风格,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