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0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35篇
工人农民   11篇
世界政治   141篇
外交国际关系   87篇
法律   1131篇
中国共产党   814篇
中国政治   1223篇
政治理论   306篇
综合类   43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415篇
  2013年   358篇
  2012年   394篇
  2011年   412篇
  2010年   355篇
  2009年   358篇
  2008年   379篇
  2007年   195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辛颖 《法人》2015,(3):16-17
在我们不断强调反商业贿赂的重要性的同时,也切实需要一些人认真的从实务角度来研究我国企业家犯罪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够认真地考虑如何预防、减少和避免企业家犯罪,而法律本身不能缺位多年从事诉讼业务的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全球合伙人李贵方律师,深知反商业贿赂的重要性以及在现实执行中的困境。在2014年1月10日出席"2014——2015中国反商业贿赂调研报告暨中国首部反商业贿赂蓝皮书"的发布会时,李贵方分享了多年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以及思考。  相似文献   
102.
清代嘉庆十矩,四川总督勒保觐见皇帝。在君臣闲聊盼时候;皇帝问他:“以你历任督抚的经验,觉得在官员中间哪一类人最占便宜?”勒保回答说:“会说话的人最占便宜。”皇帝赞同道:“是啊。能干的人,因为善于说话而显得更加能干;不能干的人,也因为善于说话,使自己的毛病得到遮盖。”  相似文献   
103.
正近日,有学者发表署名文章,质疑中国文明是世界唯一未曾中断的文明。文中认为:古埃及、古巴比伦文明无疑是"有古而无今"的中断(消失)的文明,而古印度、古希腊文明则是没有发生过中断(消失)的文明。因此,不能说中国文明是世界唯一未曾中断的文明。但实际上,古印度、古希腊文明发生过中断(消失)是史学界几乎没有争议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104.
西部喇嘛昭     
在新疆境内特克斯八卦城向西60公里处,有座上百年的域外净地喇嘛昭,汉语日“圣佑庙”,藏语称之“吉金铃”,蒙古语为“博格达夏格松”,是新疆现存最宏伟的一处古代建筑园林,也是目前新疆保存最完整的喇嘛教四大庙宇之一。  相似文献   
105.
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职业资格和职业继续教育等法律制度。对于"双元制",我国应改革现行线性发展模式,借鉴"双元制"直接贯通教育和市场的制度设计,并修改现行职业教育法。在职业资格方面,我国可以德国为师构建职业资格法律体系,并理顺运行机制。在职业继续教育方面,我国应借鉴德国多层次的职业继续教育立法,填补立法"断层",还要借鉴德国立法中的社会参与机制、质量监控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以职业继续教育为突破口建立起终身化教育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06.
<正>一、"中国梦"的文化意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全球崛起。然而,经济崛起的同时,中国文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还有待提升。中国主流媒体的国内传播力较强,但国际传播力较弱。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中国梦",不仅应体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还应体现文化自信。中国需要积极进行文化资本与象征资本的积累和创新,通过经济崛起与文化创新共同提升中国新世纪大国地位。  相似文献   
107.
作为一种政治和社会现象,段子,不仅是生活的反映,也是一种凝练的智慧,或讽刺,或嘲弄,或戏谑,或调侃,或规劝,都为表达一种社会情绪。  相似文献   
108.
正长期以来,在很多海内外学者的视野中,官当主要被看做是中国古代特权法的一个例证,是一个重要但却简单和清楚的制度,因而鲜有对其作深入的研究,尤其是没有很好地从法学和法律史自身发展的角度对其考察和分析。实际上,问题并非如此简单。官当的性质究竟是什么?官当为什么出现在刑律中而又在刑律中消失?官当存废与中国古代法律发展之间有什么关系?对官当存废应如何作出法律史的解释?探讨这些问题,有助于  相似文献   
109.
任玉梅 《当代贵州》2013,(15):25-25
5月12日上午10点,贵州省图书馆二楼学术报告厅内人头攒动,一场题为"反思我们的文学传统"的讲座正在进行. 讲台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陆建德洋洋洒洒地脱稿而谈.从沿袭千年的私塾教育到1905年清朝废除科举制度,从古代文人的自恋与党争到近代文学"两条路线"的误区……陆建德娓娓道来,引导听众一同探讨和反思中国千年来的文学传统. 台下,300余名听众座无虚席.他们中有慕名赶来的青年学生,有80多岁仍孜孜不倦的耄耋老人,不少人一边聚精会神地听讲,一边埋头做笔记. 这是贵州知行讲坛第33期讲座现场的盛况.  相似文献   
110.
佚名 《政府法制》2012,(35):24-25
《红楼梦》第四回写道,金陵应天府门子对新到任的知府贾雨村说:“如今凡做地方官的,都有一个私单,上面写的是本省最有权势极富贵的大乡绅名姓,各省皆然。倘若不知,一时触犯了这样的人家,不但官爵,只怕连性命也难保呢!”这是对古代官员为何要“傍大款”的极好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