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7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104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24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96篇
法律   273篇
中国共产党   1027篇
中国政治   904篇
政治理论   167篇
综合类   3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302篇
  2013年   236篇
  2012年   291篇
  2011年   311篇
  2010年   280篇
  2009年   294篇
  2008年   308篇
  2007年   230篇
  2006年   176篇
  2005年   169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225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肖华 《党建文汇》2002,(9):40-40
中东局势正从危机一步步滑向战争,而美国总统布什却始终抱着旁观者的心态,不愿过多插手,.即使偶尔开口,他也明显地倾向以色列,要求阿拉法特和巴勒斯坦立即停火。为何布什对阿拉法特与沙龙的态度相差这么远?  相似文献   
33.
战争和战略问题》阐明了中国革命战争和战略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它不仅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方针,而且文中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阐述、党的主要斗争形式的分析、军事战略转变的认识及军事理论研究的倡导等,对我们今天的现代化建设仍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34.
今年9月,俄罗斯军方成功试爆了当今世界上威力最大的常规炸弹——“炸弹之父”,威力较小的同类炸弹美国早已拥有,但去年美国军方又研制并成功试验了爆炸当量可观的“炸弹之母”。有军事专家称,发展巨型炸弹是个错误,前景非常渺茫。其依据有二:一是在未来战争环境下,传统的全面打击、全面摧毁和大规模破坏式的火力打击方法,将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二是未来的信息化战争是“运用精确打击手段,通过打击对方的国家战争体系和战场作战体系中的节点目标,来瘫痪敌战争体系和作战体系,通过摧毁其系统功能来剥夺敌人的意志,进而实现政治上的最高目标。  相似文献   
35.
车臣问题为俄罗斯体内的“毒瘤”。由于车臣的特殊地缘和经济价值,加上外部势力的介入,车臣问题已变成一个非常复杂的政治问题。普京上台后俄进行了第二次车臣战争,战后对车臣采取了政治解决、恢复经济、争取国际支持等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鉴于车臣问题的复杂性,要在短期内彻底解决并非易事。  相似文献   
36.
在不久前的伊拉克战争中,尽管反战的浪潮高涨,但世界各国都没能制止战争的发生。俄罗斯转而采用软制衡的策略,牵制美国的单边主义,争得本国的生存空间和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37.
38.
战争,是律师作为一方当事人的代理人,身兼战士、将军、军师的数重身份,在法庭这个没有硝烟却剑拔弩张的特定战场,以唇作枪、以舌为剑,用法律规定作盾牌,用事实、证据作戈矛,用法律理论作烟幕,向自己的“敌人”——对方当事人或打攻坚战,或打防御战,或打袭击战,不一而足,但这些诉讼“战争”的结局却总是与真正的战争一样:或胜,或败,或和;和平,则是律师作为委托人的“使者”,与利益相关的对手,  相似文献   
39.
“信任”何以成为中日关系的焦点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日双方都对以两国民众相互信任程度逐年下降为标志的"信任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在日本历史教育指导思想上出现的"掩饰侵华性质,推卸战争责任,强调受害意识,拒绝反省认罪"的现象,集中体现了日本政府的战争责任政策,给日本少数右翼保守势力为侵略战争历史翻案的活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日本的历史认识问题既严重伤害了曾经深受日本侵华战争之害的中国人民的感情,也将日本民众引向历史认识的误区而对中国产生猜忌,干扰着中日两国民众的沟通、理解与信任。  相似文献   
40.
潘剑锋 《学理论》2010,(17):151-152
消灭战争是人类的最终目的,而控制战争则是人类的现实选择。要控制战争就必须首先对战争的根源和动因做出正确的认识和揭示,然后才能寻找到合理的途径。具体的战争,它的根源和动因是多重而复杂的,但是对这些根源和动因的分析却是我们寻求控制战争的途径的前提。正是在对战争的根源和动因的分析中,我认为人类控制战争的基本途径,从宏观层面讲,分政治、经济和文明三途。从微观层面讲,有理性和自由二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