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96篇
中国共产党   18篇
中国政治   38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4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面孔     
正张兴栋2月6日,美国国家工程院官方网站公布评选出2014年院士名单,四川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兴栋名列其中,是今年11名外籍院士中唯一一名中国人。76岁的张兴栋教授因在生物工程领域的突出贡献而当选,他发现了骨诱导功能,将无生命的生物材料变成了有生命的组织和细胞,克服了用金属、高分子材料做人工骨头带来的腐蚀、排异、异物感等问题。从发现骨诱导作用到被全世界广泛承认,张兴栋及其团队经历了漫长的18年。  相似文献   
12.
由原39231空军部队医院薛国荃院长研制的"千年活骨膏"让越来越多患者看到了康复希望。薛院长选择以"跳伞兵膝关节病"为课题,在古方《腰膝断续膏》的基础上,精选川续断(盐焗,续筋接骨)、鹿筋(醋泡,补骨生髓)等36味地道中药材,香油浸12时辰熬成手工黑膏。活骨膏上市14年来,被广大患者称为不流血的"中药手术刀"。  相似文献   
13.
由肿瘤切除和创伤造成的骨缺损是日常医疗活动中常见的现象。目前,骨缺损修复的研究方向主要在骨缺损的材料上,从修复质量、免疫排斥和疾病传播等多方面来衡量,自体骨都是最佳的选择,成为骨移植的金标准。但由于供骨量有限,取骨又造成第二术区的创伤,因而它的临床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同种异体骨的来源比自体骨多,但与宿主间的免疫排斥反应和疾病传播是其缺点。异种骨的来源广泛,免疫原性性强、处理过程复杂和骨诱导性小是其不足之处。人工合成骨成型迅速,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制作的帮助下,能更好的合成与缺损骨形态接近的骨移植替代材料,人工合成骨的骨诱导性和仿生物性骨结构方面还不能令人满意。近年来复合骨移植和组织工程骨研究的快速发展给骨缺损修复带来了新的希望。用异体骨、异种骨或人工合成骨、金属钛网等作为支架,以富含原始骨细胞和骨生成因子的自体骨髓为填充材料修复骨缺损已取得相对满意的临床效果。组织工程骨则利用自体的原始骨细胞作为种子细胞在体外经过适当扩增,复合组织相容性好的支架材料和相关生长因子,植入体内后通过细胞分化和参与骨改建,最后形成新骨以修复骨缺损,但组织工程骨也面临着如何在骨内形成血管和神经如何支配的问题。总之,骨缺损修复材料研究的大方向为:最小的自体创伤;最大程度的仿自体骨,并不断接近自体骨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朝着这个目标,人类的不懈努力,必将解决自身健康需要的复杂问题-修复骨缺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风湿骨痛胶囊对寒湿型风湿性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治疗组80例,口服风湿骨痛胶囊,每日3次,每次4粒,疗程为3周;对照组40例,口服复方雪莲胶囊,每日2次,每次2粒,疗程亦为3周。结果:治疗组显效10例(12.5%),好转62例(77.5%),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显效6例(15.0%),好转29例(72.5%),总有效率8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性差异(P>0.05)。结论:风湿骨痛胶囊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活血通络之功效,对中医辨证属于寒湿型的各种风湿性疾病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骨骼种属鉴定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Zhang JZ 《法医学杂志》2001,17(3):139-141
目的 探求骨骼残渣的种属鉴定的组织学方法。方法 对人体不同部位骨骼,及常见动物骨骼的 77张骨组织学切片,在光镜下进行了骨组织学形态学研究。结果 不同动物骨组织学的形态学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其主要差别有:内、外环骨板的形态和相对厚度;哈氏系统之间的骨板的形态和哈氏系统的大小;哈氏环层骨板的数量及骨陷窝的数量等。结论 骨组织学的特征,不仅可以区分人与动物骨骼的残渣,也可以对不同动物的骨骼残渣进行区分。  相似文献   
16.
涂政  陈松  赵  石屹 《刑事技术》2011,(3):48-49
近年来,骨骼的DNA检验技术取得很大进展,在一些疑难案件的侦破中屡见奇功,但对于时间特别长、微小破碎骨骼的检验成功率仍然较低。近来,作者利用实验室内建立的骨松质DNA检验方法快速成功检验了一根66年的掌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白雪 《唯实》2000,(9):39-40
2000年高考作文题的内容大致是这样:有位学者画了圆形、三角形、半圆形和不规则的月牙形四个图形,要求学生从中找出一个区别于其他三个的图形。学生们选出的图形各不相同。作文题要求考生根据这个故事,结合自己的经历、体验、见闻和认识,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题写一篇文章。命题者的用意在于强调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8.
跟骨是足部最大的跗骨,其具有复杂的解剖几何结构及生物力学特性.对跟骨骨折治疗,由原来传统的保守治疗为主,到撬拨复位外固定及近年来的重建钢板螺钉等内固定材料的应用,疗效日益得到改善.但Sanders Ⅲ、Ⅳ型骨折的固定效果仍欠理想.我科自2001年3月至2005年10月,采用异型钛合金接骨钢板(Y、H、δ形等)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34例,临床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1案件简介 收集近2年来笔者存法医门诊中遇到的被鉴定者难检部位疑有骨质损伤17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2例,男女比例为7.5:1,年龄19岁~72岁,平均年龄为38岁。拳击伤10例,砖石等钝性物体致伤物6例,交通事故1例。导致颜面部致伤8例,  相似文献   
20.
骨挫伤是指外伤所致骨髓出血、水肿和骨小梁的细微骨折,没有骨折线和骨变形。因此一般X线和CT不能显示挫伤骨的骨质异常,由于磁共振成像(Magu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的应用,使骨挫伤的诊断变得比较容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